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映雪囊螢】修養品德 達到至誠

2018-12-12

《中庸》,乃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由漢至唐,《中庸》都是《禮記》其中一篇,直至宋代,儒家學者程頤對《中庸》十分推崇,故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單獨成書。後來朱熹更將《中庸》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為《四書》,這對往後士人思想、中華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中庸》,相傳是子思所作。子思名伋,有「述聖」之稱,為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曾受業於曾子。曾子作《大學》,子思撰《中庸》,都是孔子之後,繼承、發揚儒家學說的重要人物。

「中庸」一語,字面上的意思即「中道及常理」;三字經云:「中不偏,庸不易。」程頤曾對「中庸」有以下解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穎達所引用漢儒鄭玄的解釋為最恰當平實。所謂:「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

《中庸》第一章可說是整篇《中庸》的大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由此可見,《中庸》一書的中心要點,在修養人性,要求人達到「中和」的境界。

《中庸》一篇跟《大學》的精神可說同源而出,另一方面,子思的祖父孔子,也認為「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而觀其行、聽其言,亦暗合「中庸」之道,如《論語.子罕》所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中庸」也跟研習學問的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及做人的規範-「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交)、「三達德」(智、仁、勇)環環相扣。

《中庸》認為人修養品德,應以「至誠」為目標,《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這跟曾子的《大學》:「此謂誠於中行於外。」一語可說同工異曲。只要達到「至誠」,不論修身處世,以誠為本才能夠貫徹始終,也能如孔子所說「隨心所欲,不逾矩」。

子思認為,「明德」、「止於至善」的境界,必有「中和」於其中。「君子而時中」、「不可須臾離也」,才能到達《大學》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人生境界。能做到「慎獨」與「誠意」,加上「智、仁、勇」三達德,方可逐步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

今時今日,儒家的中庸之道並不顯得過時,其調和折中、不走偏激的做事處世方式,仍影響不少人。■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逢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