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教大增小學數常科師訓額

2019-01-16
■趙永佳(右三)表示,為配合世界潮流,故在不同課程滲入STEAM元素。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趙永佳(右三)表示,為配合世界潮流,故在不同課程滲入STEAM元素。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

引入跨科思維升STEM教學能力 增副修拓闊準師知識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是當今教育大勢所趨,相關的教師培訓也需要全面加強。香港教育大學將於9月新學年起倍增小學數學及常識科的師訓名額,兩者總學額增至115個,其中數學更由15個增逾四倍至70個。在課程內容上亦會革新,包括於必修科引入跨學科思維,提升未來教師設計STEM教學活動的能力,另亦新增副修讓準教師於專科外有更闊的知識面。

教大昨日舉行傳媒午宴,講解最新的STEM教師培訓發展。小學數學及常識科被視為學生接觸STEM的基礎,教大的相關教育學士課程名額2019/20學年將大幅增加,數學名額會大幅由15個提升至70個,常識則由20個增至45個。

培訓閱讀剪裁課程能力

同時,有關課程內容亦會全面革新提升。教大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永佳表示,過往大學師訓未有針對STEM以至STEAM(STEM加上藝術Art)發展作專業的教學法及跨學科訓練,新學年教大教育課程包括常識、數學,以至音樂及視藝等都會加入STEAM元素,回應最新教育所需。

在常識科方面,教大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李偉展表示,現時常識科趨勢是專科專教,老師更需要專門培訓,具備閱讀課程、剪裁課程的能力。

他提到,小學生最難掌握光、電、聲音等課題,因為這些概念並沒有實體,教師更需要STEM思維,例如曾有實習教師請學生在課上拆解「有聲聖誕卡」,讓他們掌握電路的原理,從而了解抽象概念,繼而設計自己的「防盜盒」。這些活動的設計都需要STEM思維,故會在教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至於數學教育,教大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系主任陳偉康笑言「如只是要計長方形面積,10秒就可教完」,強調新時代的教學重點不再在於硬性知識,而是讓學生透過活動,反過來掌握基本學科內容。

為此,教大的小學數學教育課程將新增「STEM活動設計:數學學習」必修科,及「STEM活動設計:結合工程與數學/科學與科技」等選修科,讓準教師掌握如何為STEM各範疇設計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自己發掘知識,舉一反三,不僅是長方形,更會計算其他圖形的面積。

積木拼湊樂器教音樂

原來,音樂教育也可以與STEAM結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積木,拼湊自己的樂器,學生不但可以掌握發聲的原理,更可以經歷作曲的過程。

另外,教大去年增設「自薦計劃」,讓於體育、音樂範疇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參加,新學年起更會擴大至視覺藝術方面,計劃首輪已收到198個申請。

因應行政會議上月通過未來3個學年的8大學額指標,教大多個學科亦作出相關調整,除上述小學數學及常識教育加額外,中國歷史教育及歷史教育學士則改為隔年開辦,學額由每年20個至30個減至10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