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除了金融服務和創科,航運業亦是今年預算案提及的重要發展範疇之一,以協助企業開拓新商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指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世界級基礎建設,將繼續推動高增值航空業務的發展。政府已邀請機管局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項目提交方案,以期與機場三跑道系統和機場島上其他發展項目及設施發揮協同效應,令大嶼山成為連接大灣區以至全世界的「機場城市」。
大橋通車大嶼山變「雙門戶」
陳茂波表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並擁有世界級基礎建設、多式聯運運輸服務等獨特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更確立了香港國際機場在大灣區機場群中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本港會繼續推動高增值航空業務的發展,提升競爭力。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客運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而毗鄰的大嶼山隨着港珠澳大橋通車亦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他說,政府已邀請機管局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項目提交方案,以期與機場三跑道系統和機場島上其他發展項目及設施發揮協同效應,令大嶼山成為連接大灣區以至全世界的「機場城市」。此外,政府為飛機租賃及相關業務提供利得稅寬減,措施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積極,多間大型飛機租賃公司已透過香港與世界各地航空公司商討或完成交易。
香港理工大學昨表示,支持政府「繼續推動高增值航空業務的發展,提升競爭力。」以確立香港國際機場在大灣區機場中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理大的航空服務研究中心將可發揮所長,透過創新科研,提升航空維修工程的服務質素、改善工作流程、減低成本、加強安全水平,以致為業界提升整體競爭力。
把握機會拓高增值海運服務
至於海運方面,雖然香港港口近年的貨櫃吞吐量下降,但在傳統海運、地理位置,以及船舶註冊、金融和法律等服務仍有相當優勢。香港有蓬勃的海運服務業群,超過800家海運公司提供船務代理和船舶管理、船務經紀、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服務,同時也是區內的船舶融資中心,船舶貸款和墊款在過去十年上升超過一倍。陳茂波認為,香港必須善用優勢,把握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繼續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
此外,政府已委託香港海運港口局成立專責小組,研究稅務及其他措施,吸引船舶融資公司進駐香港,將香港發展成為亞太區的船舶租賃中心。研究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此外,為帶動海事保險業務的發展,向船東和船公司提供更佳支援,政府將為包括海事保險在內的合資格保險業務寬免一半利得稅,即由16%減至8.25%,消息指措施會於19/20財政年度實施,料今年內提交立法會。目前為止會有約80個從事有關保險業務的公司受惠,相信未來會吸引更多公司來港經營海事保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