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籲港不進則退 勿失灣區機遇

2019-04-16
■ 數字城市將是大灣區城市發展方向,包括智能交通在內的數字技術將發揮廣泛作用。■ 數字城市將是大灣區城市發展方向,包括智能交通在內的數字技術將發揮廣泛作用。

作為亞洲兩大發達經濟體,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互相比照的對象。李德紘坦言,香港近年在城市面貌、吸引人才及高校建設等方面,不論與新加坡或與內地相比,都似有落伍之勢。

泛政治化阻港吸外才

城市規劃是李德紘的另外一個專長,他發現,過去20年,香港城市面貌變化並不顯著,走在彌敦道、廣東道上,看到的景象甚至和10年前以至15年前相差無幾。

高校建設方面,李德紘指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國際排名多年雄踞亞洲第一,反觀香港,雖也有4所高校在亞洲排名中靠前,但近幾年名次有所下滑,值得反思。

人才環境方面,近年香港社會特別是高校出現泛政治化的傾向,不單對香港吸引全球人才造成反作用力,對香港年輕人的成長和成才更為不利。「缺乏人才成長、工作和生活的穩定社會環境,外國人才會敬而遠之,本土人才亦會遠走高飛。」

李德紘認為,別人進步大,自己進步小,這就等於退步了。反觀大灣區內其他城市,近年紛紛推出吸引高端和緊缺人才的重磅措施:深圳對經認定的傑出人才和國家級領軍人才一次性獎勵600萬元(人民幣,下同)和300萬元;廣州開發區還給出最高300萬元年薪;此外,人才引進後的住房、教育、醫療等配套措施也一應俱全。

人才雙向流動創共贏

李德紘指出,新加坡和香港同樣是高度開放的發達經濟體,同樣吸引全球資源,但香港更可依託內地這個強大的經濟腹地作為後盾。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和戰略平台,為香港增強發展後勁,提升全球競爭力,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遇,香港一定要抓住,否則不進則退。尤其是在人才建設方面,應有所作為。

至於內地重磅吸才措施會否掏空香港的人才?李德紘表示,現實恰恰相反,指這只會促進大灣區人才的雙向流動。同時,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各市和特區競爭力的提升必定共同吸引全球人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