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港大夥柏克萊研系統 秒拍逾千「腦活動」圖

2019-06-10
■謝堅文與加州柏克萊合作開發新型光學腦部成像平台。 港大供圖■謝堅文與加州柏克萊合作開發新型光學腦部成像平台。 港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人類大腦的結構及功能極其複雜,先進的腦部成像技術,對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的發展帶來革新性影響。香港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團隊合作,開發新型高速光學腦部成像平台,能夠以每秒超過1,000幀圖像的速度記錄活體大腦的神經元電信號活動。團隊獲美國「BRAIN」計劃超過200萬美元的經費,期望3年內可建立系統雛型,幫助深入了解大腦功能,為大腦疾病和退化等提供更多線索。

人腦外部的大腦皮層,有約100億至200億個神經元細胞,並透過稱為「突觸」的接口交互連繫在一起,構成神經迴路,當中不同神經元的電學和化學活動信號,可導致情緒、感知、想法、動作和記憶等行為。

傳統上,記錄神經元活動要利用電極或微電極連接大腦組織,直接量度有關電信號,但有關做法對腦部有一定入侵性,而信號清晰度也有局限,相比下,近年光學腦部成像快速發展,為相關研究帶來革新。

獲200萬美元經費建成像平台

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課程主任謝堅文,以其研發可提高成像速度至少100倍的「FACED新型激光掃描技術」為基礎,與加州柏克萊物理系副教授Na Ji團隊合作,獲美國「BRAIN(使用先進革新型神經技術的人腦研究)」計劃超過200萬美元經費,構建新型高速光學腦部成像平台。

謝堅文解釋說,神經迴路內部活動的電信號變化非常快,通常在毫秒級別甚至更短,而FACED的高速掃描有望突破這個速度障礙。

團隊會採用最新的基因調控技術,把神經元中的電學和化學活動轉化成光信號,再利用FACED結合光學腦部成像概念及最新的電腦科學運算,每秒可記錄超過1,000幀有關活體大腦活動的圖像,特別是神經迴路中的電信號,期望3年內可建立系統雛型,提高神經科學研究效率,以對大腦運作的機制有更全面及突破性的了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