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明珠
童話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著名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作品,創作年代雖久遠,但一直流傳至今,仍然為無數小讀者所喜愛,因這些童話充滿想像力,它描寫了人類社會,還有天地萬物的想像世界,童話故事把世間美好、幸福的一面展示出來,豐富童稚的心靈,令兒童對人生充滿冀盼和信心。
近日潘金英和我,客串為社區廣播電台的《潮講格林童話》節目任主持,以現今生活角度來討論這些久遠年代流傳下來的《格林童話》作品。在每一集節目中,我們都分享格林名著如《青蛙王子》、《四個聰明的兄弟》、《美女與野獸》、《漁夫和他的妻子》等,邀請一些學生來,先聆聽生動的童話廣播劇,然後由學生們即時互相討論,談談相關的角色和主題內涵,表達己見,或該童話對他們有什麼啓悟等;學生們小小年紀,皆是頭一次當播音員,大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呢。 相信是因為好童話激發起他們對內容有所感受、有所想像,從而有話要說呢!
這天錄音,我們便討論青蛙王子複雜的內心世界,他渴望和公主交朋友,但醜陋的外表令他自卑、怕得不到認可,我問小朋友意見,青蛙應該改了自己性格上什麼缺點,才能比較容易交朋友呢?我請小主持給青蛙一些好提議。另一方面,我們又討論公主怎樣對待青蛙,她討厭青蛙外表、罵青蛙,語言無禮,並要挾青蛙為她取回金球,但她後來答允青蛙要求做他朋友,卻不守承諾;同學們都覺得那不是真正朋友所為。對於故事結局,他們也有意見,甚至想寫新的續集呢!
著名作家薛濤說過︰「人類當初絕不是為了簡單的好玩才去觸碰文學,兒童文學更不是在單薄的土壤上結出的乾癟小果。它應該立足於深厚的現實土壤,讓作品『自然生長』,讓它含有各種人生的滋味,甜的、酸的、苦的、澀的......」《格林童話》有深刻的內涵,一直深植人心;但也有批評說灰姑娘、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等故事的最初版本,並非只有童話般的美好想像,其中實牽涉了暴力、侵害、誘惑、背叛等現實殘酷情節。但這些元素不正好反映各種人生滋味?格林童話有這樣的深層底蘊,才足以成為兒童文學經典,適宜讓少年人來研討,並從中探尋要義,獲取心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