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監管報告籲防債樓「灰犀牛」

2019-08-21
■報告預警提防樓市開發貸款。資料圖片■報告預警提防樓市開發貸款。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社科文獻出版社昨日共同發佈的《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9)》顯示,內地地方隱性債務規模龐大,已經明顯超過國際警戒線水平,同時也高於新興國家的平均水平,風險隱患越發顯露。與此同時,與樓市相關的開發貸款、住房按揭貸款,樓市抵押貸款、地方政府債券,通過信託、理財、資管等途徑流向樓市及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在整個銀行業資產中佔比較高。課題組預警,2019年須嚴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樓市等「灰犀牛」風險。

報告稱,2018年,內地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持續膨脹,雖總體風險仍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內。但「明債」可控,隱性債務規模龐大,風險隱患越發顯露。

嚴防地方隱性債務

儘管缺乏統一的估算標準和方法,但據IMF報告,估計截至2016年底內地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約為19.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學者平均估算規模區間為顯性債務規模的1.5倍到3倍,估算出的內地隱性債務政府負債率約為80%,明顯超過國際警戒線水平,同時也高於新興國家的平均水平。

截至2016年,有接近一半省份的地方政府債務負債率(包括隱性債務)超過警戒線。其中,貴州省高居榜首,青海、天津、北京、雲南等省市負債率排名次之。地方政府的隱性舉債方式多樣,一些政府甚至採用資產負債表外信貸融資方式。而這其中部分涉及明股實債、承諾回購等違規行為,導致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迅速擴大,增加爆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概率。

預警開發商置業者貸款

報告也預警,銀行業資產結構中,與樓市相關的開發貸款、住房按揭貸款,住房抵押貸款、地方政府債券,通過信託、理財、資管等途徑流向樓市及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在整個銀行業資產中佔比較高。2019年須嚴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樓市等「灰犀牛」風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