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分類」已形成收集運輸處置完整鏈條

2019-08-21
■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龍華社區,志願者陳啟法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資料圖片■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龍華社區,志願者陳啟法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資料圖片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強調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垃圾分類在內地部分城市,已形成前端收集、中端運輸、末端處置垃圾分類完整鏈條。

如火如荼開展的垃圾分類,給清潔站也帶來了新變化。

「今年以來,清潔站每天接收的垃圾量約下降10%,原因主要在於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實行了分離。」北京市西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二隊業務隊長王曉東介紹,從小區運來的垃圾,如果不符合分類要求,清潔站可以拒收。

記者了解到,圍繞垃圾末端處置,住建部門正在追加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各地「百花齊放」地展開探索。

以小廟子村為例,由於村落之間間隔遠,集中處置物流成本高,各村自建了一套裝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介紹:「垃圾處理站建在村外,村子每天大約產生4立方米的乾垃圾,加工後只留下一小堆『灰』。」

上海一些小區嘗試「濕垃圾不出小區」,居民家的菜葉果皮通過小型生化裝置發酵後,搖身變成「有機肥」,用來養花草,實現濕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上海市民徐菁菁近期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垃圾處置科普活動。「分類後垃圾熱值增加了,焚燒廠發電效率更高了。看到前端的分類正在末端產生實際效益,對我們做好垃圾分類是很大的激勵。」

「內地分類處理設施正趨於多元化、現代化,不同城市針對收運、焚燒發電、生物處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短板情況,各自啟動了相關規劃與建設。垃圾分類帶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應正在顯現。」劉建國說。

內地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今年起,內地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內地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