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珠海5G應用賽 港高校奪三獎

2019-09-08
■比賽現場設有5G VR體驗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攝■比賽現場設有5G VR體驗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工信部「第二屆『綻放盃』5G應用徵集大賽珠海智慧城市專題賽」暨2019嶺南大數據國際論壇昨日在珠海舉行,進入總決賽的24支團隊展開角逐。來自香港高校研發人員參與的團隊項目斬獲多個獎項。其中,港科大「5G無人碼頭」項目團隊、港科大博士創辦企業「5G無人船」團隊均獲三等獎;來自港科大、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研發項目「5G無人駕駛」團隊奪得二等獎。

逾半參賽項目獲融資

此次角逐總決賽的24支優秀團隊來自世界各地,當中已有15個項目被產業資本重點關注,13個項目已實現二輪以上融資。

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5G無人碼頭」項目團隊斬獲三等獎。該團隊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涵蓋水利信息中心、水庫智能管理、水電站監控等,其中通過視頻智能警備、報警系統聯動,實現無人值守。同時,可提供涉水保險預警、災害預警、災害損失核查等一系列服務。

由香港科技大學「80後」博士張雲飛創辦企業雲洲智能研發的「5G無人船」,也獲得三等獎。據介紹,該項目可以實現水域信息高清視頻實時回傳、VR後端演示、水質監測、無人船遠程控制應用以及自動駕駛控制,使水環境監測治理無人化和智能化。

粵港產學研一體化加速

獲得二等獎的一清科技「5G無人駕駛」項目核心團隊,則由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研發人員近30人組成。據悉,該團隊將激光雷達、視覺與三維數據處理算法和深度學習相結合。

「近年來粵港產學研一體化步伐加快,也逐步取得科研項目突破。」有專家指出,隨着越來越多的港高校進入珠三角,探路粵港澳三地在教育、科研領域的深度合作,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據了解,目前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港科大均在大灣區內設有研究院,或與大灣區內高校採用聯合辦學的模式開辦大學或學院。而港科大除了在廣州建設南沙校區外,還在深圳計劃從南山區虛擬大學園延伸到福田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