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上月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均衡

2019-09-08
■8月外匯儲備微升,專家表示,資本外流的壓力仍然較小。圖為山西省太原市一銀行的工作人員在清點貨幣。 資料圖片■8月外匯儲備微升,專家表示,資本外流的壓力仍然較小。圖為山西省太原市一銀行的工作人員在清點貨幣。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佈數據,截至上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35億美元,升幅0.1%;較年初上升345億美元,升幅1.1%。專家表示,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破7.1,而外匯儲備繼續小幅增長,表明雖然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的快速貶值,但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大體均衡,資本外流的壓力仍然較小。

8月,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中國出口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外匯市場供求波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破7和7.1兩個關口,當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3%,為1994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在此背景下,外匯儲備錄得小幅增加,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分析指出這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8月,受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局勢、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上升,主要國家債券價格上漲。

外匯流出壓力可控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易峘表示,外儲規模的變動,主要是因為資產價格的變動推升外匯儲備估值。一方面,隨着歐央行寬鬆預期明顯升溫,8月美元指數上漲0.4%,非美元貨幣有升有貶,美元走強小幅拖累以美元計的外儲水平。另一方面,隨着全球增長和通脹預期下降,8月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明顯走低,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52個基點,以美元標價的全球債券指數上漲2.3%,債券等資產價格變動推升外儲估值。

而在跨境資金流動方面,易峘認為,雖然8月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但當月在岸人民幣外匯日均交易量環比僅上升5.5%,顯示外匯流出壓力可控。

央行不進行外匯干預

「匯率彈性增加有助於緩解外匯流出壓力。同時,央行傳遞維持匯率穩定的明確信號,近期人民幣中間價持續明顯強於交易價,也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易峘表示,人民幣匯率靈活性提高表現出央行保持外匯流動相對穩定、不進行外匯干預的政策取向。

展望未來,易峘認為,匯率彈性加大顯示匯率可能已經成為貨幣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隨外部不確定性以及中國被加徵關稅的稅率變動而呈現市場化調整;中期看,人民幣幣值的強弱最終取決於國內增長預期,貨幣政策取向將繼續以國內宏觀調控的需要為首要依據。

王春英也指出,往前看,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但中國經濟空間大、動力強、活力足,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並將繼續推動全面改革開放,這將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