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協濫發證增假新聞風險 學者倡政府統一發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自稱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形式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葉嘉雯,日前騎劫警方記者會,令記者會一度中斷。據悉,葉嘉雯除了為外媒製作影片,還在「獨立媒體」(簡稱「獨媒」)等網媒投稿。「獨媒」的新聞來源來自「公民記者」,且不設審稿制度。有傳理系學者指出,所謂的「公民記者」實際上是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找新聞題材投稿。這種「人人都是記者」的現象有氾濫之勢,最少四五間網媒聘用「公民記者」。「公民記者」投稿一經採納至一定數量,再付150元便能向記協申請記者證。別有用心的「黑記」就能循這渠道「攞牌」狙擊記者會。學者還質疑部分「公民記者」未必有專業訓練,求證技巧粗疏,增加假新聞風險,建議由政府統一發放記者證以正視聽。
據悉,葉嘉雯之前曾在正規的傳媒機構工作,近年她轉任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根據「獨媒」的作者名單上顯示,她已註冊9年。除了下崗的記者以自由身在網媒從事新聞工作,近年部分未經專業訓練的「公民記者」亦破壞香港傳媒的生態。除了「獨媒」,眾新聞、社會記錄頻道(SocREC)等也極積推動「公民記者」發展。社會記錄頻道的創辦人梁日明便是一名「公民記者」,他之前曾聲稱所聘用的「記者」均是義工,沒有記者證。
交已刊作品+150元
由於網媒與這些「公民記者」沒有固定的關係,故網媒絕少向他們發放記者證。惟香港記者協會?鬆的發證制度,幫了以「公民記者」作包裝的「黑記」一把。
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訛稱是自由撰稿員到記協辦事處「放蛇」,得悉自由人只要提供過去曾刊登的作品(不論印刷品、列印本、或網上連結),並證實以新聞工作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以及獲記協會員作介紹人,一經記協執行委員會「開綠燈」,即獲發正式會員證及記者證。
入會費及記者證費用共150元,即能攞牌大鬧記者會,或利用記者「光環」在暴力示威現場橫行無阻,挑釁警員,甚至參與「搶犯」。
社會事件被扭曲放大
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梁天偉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一語道破:「『公民記者』其實只是普通市民,社會不能期望他們受過足夠的訓練,有能力做好『守門人』的角色。」
他表示,「公民記者」最近充斥在暴力衝擊現場,「因為衝突現場太混亂,沒有任何一個傳媒機構有能力全面報道所有事情,傳媒不時要引用『公民記者』所拍攝的片段。」但這做法是雙面刃,「部分事件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放大,甚至扭曲。」
他指出,「公民記者」阻礙正規記者工作,也使警察混淆,不知怎樣分辨真假記者,令專業記者更難採訪。「有些人現時在示威現場穿起黃色背心就話自己是記者,警方執法的確存在困難。」
記協昨日回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有關記者證的言論時,提及「公民記者」、「獨立記者」等問題,稱這兩類記者亦是「推動資訊自由流通和新聞自由的重要元素」,而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記者,視乎的是其在現場是否專業合宜地採訪,而非其持有的證件、衣着或裝備,「相信專業執法的警方有充分的知識和訓練分辨記者和示威者。」
記協續稱,葉嘉雯有「各大國際傳媒」的工作證明,從而取得該會會員證及記者證,而根據警察通例第三十九章,持有該會會員證者即警方認可的傳媒代表。
「公民記者」認證流程
1、以「公民記者」身份向網媒投稿
2、稿件迎合網媒立場或以譁眾取寵手法編寫,增加採納機會
3、經網媒採納後,找一名記者協會會員為介紹人
4、出示已刊登的作品及介紹人,向記協申請證件
5、記協執委會開會,一經批准即能攞正牌出席記者會及「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