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深圳:智能硬件天堂 創客集聚之地

2019-12-02
■華強北創客中心內的機械人項目。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花  攝■華強北創客中心內的機械人項目。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花 攝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在智能硬件領域創業者眼中,被描述為「24小時內可以買到任何創意所需全部硬件」的奇跡之地。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和成本優勢,亦使華強北的動靜成為了市場的風向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政策出台後,深圳加快了產業升級步伐和創新資源的培育。深圳華強北正在成為大灣區智能硬件產業創新源頭。■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 深圳報道

今年6月,香港創業者林芳同合夥人將公司從香港搬到了華強北。在此之前,她已在香港創業5年,但公司始終無起色。瀕臨失敗的當口,今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給了她希望,兩人決定到深圳一試身手。

香港創客深圳試水

在電子行業工作20年,林芳原本對創業自信滿滿,5年前在香港創立了盈熹科技,開發無人機的遙控設備。但很快,她就感受到了創業的壓力,因為香港產業配套不齊,物流成本高昂,政府相關服務效率不夠高等因素, 5年間她的公司始終無起色。為此她不斷尋找原因。「因為擔心我年紀大了,跟不上產品的潮流,特地找來了年輕的合夥人。他剛剛從約克大學畢業不久,對產品創新有着很多想法,但還是奏效不大。我們不斷要到內地工廠出差,初創期的利潤常常被高昂的成本擠掉。」林芳作出了北上的決定。

家住荃灣的林芳,如今每天從香港來到深圳上班,單程要1個小時。從香港坐地鐵到皇崗口岸,通關後轉深圳地鐵7號線,直接到華強北曼哈創新中心。林芳每天往返。「已經很快了,從荃灣到中環和柴灣都不止1個小時。」她坦言,相比於在香港,華強北的優勢顯而易見。

經營成本香港一半

林芳為香港文匯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初創期缺乏資金,公司每筆開銷她都記得一清二楚。「這裡兩間辦公室,大約60平米,租金是14,000元人民幣,但這裡有公共會議室、公共圖書館、打印機、咖啡機、實驗設備,甚至健身器材。綜合起來經營成本不到香港的一半。」

「從iPhone手機到比特幣礦機(賺取比特幣的電腦,下載軟件然後運行特定算法,與遠方服務器通連接可得到相應比特幣),無論什麼類型的產品,1天之內都能夠在華強北找齊所有部件並拼接出產品,而且成本比原廠生產更低。」林芳強調, 香港創業者北上,深圳有着灣區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優勢。地鐵直接接駁,通關效率高,物流成本低,且產業鏈齊全。在華強北,任何創業者的創意產品,不僅當天就可以打板拿貨,而且任何環節都可以單獨實現外包,成本較低。

智能硬件大有作為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華強北地區目前電子和智能硬件產業從業人數達到22萬,企業和個體商戶超過4萬家,日人流量達50萬至80萬人次,年交易額達到了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僅是全國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產品種類最齊全的電子產品交易集散地,同時,也是大灣區內智能硬件領域創業者集聚的地區、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天堂。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說,華強北的電子和智能硬件產業向來就是深圳的優勢產業,如今華強北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硬件創新源頭。這裡聚集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智能硬件創業者,產業鏈齊全,綜合成本低。

張玉閣強調,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相得益彰,就會推動產業的發展和升級,自然就會吸引全世界的創客。未來大灣區的智能硬件產業還將有大作為,智慧城市、5G、物聯網等都以智能硬件為基礎,在未來的競爭中還將湧現大量的市場需求和機會。

優勢產業聚集情況

電子及智能硬件:多集中於福田區華強北。

黃金珠寶:深圳珠寶產業佔全國70%以上份額;黃金珠寶企業40%聚集在羅湖水貝。

時尚服裝:聚集於福田泰然工業區、羅湖水貝工業區、寶安服裝基地。

鐘  錶:光明新區鐘錶基地、坪山鐘錶創新產業基地。

眼  鏡:橫崗眼鏡產業園。

高新技術產業: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深圳軟件基地、深圳天安雲谷產業園。

文化創意產業:羅湖國家動漫畫產業基地、中芬設計園、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產業園。

現代物流業:前海灣保稅物流園區、鹽田物流園區、大空港航空物流園、平湖物流基地、華南物流園。

金  融:福田CBD、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圳灣總部基地等。

生物製藥:南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大鵬國際生物谷。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

重要港澳青創基地

1.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服務對象:2013年12月由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聯和香港青協三方發起成立,是服務深港及世界青年創新創業,幫助廣大青年實現創業夢想的國際化服務平台。

創業項目:夢工場以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及專業服務為重點,已孵化創業企業近200家。

2.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2013年成立,位於南山智園,面積2,000平米。

服務對象:20歲至40歲的香港公民、香港高校留學生、來深創業者。

創業項目:具有一定研發能力的科技企業或創業服務公司。目前入駐企業超過20家。

3.深圳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

服務對象:全方位服務創業者的綜合創新創業生態平台,1期建築面積5,000平米,位於華強廣場B座7樓空中花園。

創業項目:主要優勢產業為智能硬件、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對接智能硬件全套產業鏈。

4.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位於河套地區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服務對象:為來深創業的香港、澳門青年提供創業孵化、住宿、培訓、交流、政策指導、城市融入等完備的服務。場地面積近3,500平米。

創業項目:目前已入駐孵化企業30家,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療、物聯網等領域。

5.寶安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2017年12月成立,位於寶安區海船大廈,基地首期面積5,000平米。

服務對象:深港澳青年。

創業項目:以文創、科創為核心的創新創意園,通過「自成一格」的創意理念,打造「網媒+電商+實體店」的手工創作產品平台,「線上和線下」組合而成的品牌平台。同時,創業基地還以「展覽館」的形式展示港澳等地青年的文創作品,為創新創業青年提供創意工作空間、生活空間和後勤保障空間等配套服務。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

深圳辦公租房成本(單位:人民幣)

華強北:

電子科技大廈:90元/平米

賽格商務中心大廈:100元/平米

華強廣場 70元/平米

南山科技園區: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一期):128元/平米

深港產學研基地:110元/平米

南山軟件園:118元/平米

河套(福田保稅區):

英達利科技數碼園:75元/平米

長富金茂大廈:158元/平米

長平商務大廈:120元/平米

逢周一刊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