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積金局主席黃友嘉昨日發表一篇題為「緊貼國際退休保障發展 創造強積金數碼新時代」的網誌,指過去一年環球及香港的政經環境充滿變數,猶幸強積金表現依然穩健。截至今年10月底,2019年已扣除費用及開支的強積金制度回報為8.6%,跑贏同期通脹。他表示,在數碼轉型的大趨勢下,退休金業界亦須提供與時並進的服務予普羅大眾,積金局預期於2022年建成的「積金易」平台,可為僱員、僱主、業界和積金局「四方」締造「更快」、「更易」、「更好」及「更平」的四大好處。
黃友嘉指出,強積金回報跑贏同期通脹,足證強積金制度是一根堅實可靠的基本退休保障支柱,其設計能有效平衡風險與回報水平,為計劃成員提供穩定的退休保障;亦反映積金局持之以恒改革強積金制度的成效。
他續說,積金局於上月獲國際退休金監管機構組織(簡稱IOPS)通過成為執行委員會成員。IOPS是世界各地私營退休金監管機構交流及制定監管準則的高層次組織,這意味積金局可透過更直接參與IOPS的工作,為全球退休金監管及政策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及掌握國際趨勢為強積金制度進行深化改革,為計劃成員創優增值。
盼「積金易」平台創四好處
黃友嘉指出,近年世界各地金融科技迅速發展,特區政府亦已於去年委任積金局負責構建和營運「積金易」平台,目標是在2022年建成。他指出,當平台正式投入服務時,強積金制度已運行了廿多年;到2040年,第一代的成員將踏入退休年齡。
因此,建構「積金易」平台的目的是解決強積金制度多年來以分散模式處理行政工作所衍生的各種問題,把強積金計劃的行政工作標準化、精簡化和自動化。
他希望透過平台創造出「更快」、「更易」、「更好」及「更平」的「四大好處」,過程中除了採用最先進的技術設計和營運模式之外,早前亦向不同的中小微企、大機構、業界和專業團體合共收集了平台的具體功能、操作細節等超過100項意見。
他強調,由於「積金易」是結合硬件、軟件及支援服務的全新強積金生態系統,期望對強積金制度和規例擁有豐富經驗和掌握創新金融科技的兩方智慧連結一起,為430萬計劃成員及30萬名僱主創造出一個可應付未來長遠發展需要的數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