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的央視反腐紀錄片《國家監察》中,一位落馬副省長為銷毀贓物,天天在衛生間彎腰把昂貴的茅台酒倒入下水道;而在同一個省份,卻發生了花季女大學生長期營養不良、疾病纏身最終不治的悲劇,其強烈反差觸動公眾神經。
如花一樣的年紀,和年齡嚴重不符的體重,消瘦到誇張的身形面容,以及坎坷多舛的命運身世,吳花燕事件具備了適合媒介傳播悲情渲染的多種戲劇性元素。因而在媒體報道後,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除了民間慈善機構聞風而動,當地政府和就讀學校也啟動了急難救助,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遲來的愛心和關懷難以挽救沉痾積疾。小吳姑娘的悲劇,令我們有必要反思社保救濟如何補漏和完善,以及那些遭遇同樣不幸卻未被媒體報道的「沉默大多數」如何也能得到及時救助。
一般來說,在一個社會裡,救助行為分為官方與民間兩種,其中官方的制度性社會救濟應該是佔到主要層面。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內地的制度性社會救濟體系還存在比較明顯的短板和漏洞,特別是在一些不發達地區,人力物力財力都沒有得到完善的保障。這使得一方面,很多困難群體即使面臨絕境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求救濟渠道;另一方面,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不靈敏、不能應保盡保,成為此類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對慈善機構的准入和審核必須嚴上加嚴,讓公眾的善心真正抵達需要幫助的群體。更重要的是,政府對於為貧病困難人員要提供更多的支撐與保障,讓貧有所依、病得以治。這樣,我們的脫貧路上才可以做到「一個也不能少」。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