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片+廚房紙+面紙 成本低達外科級九成功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口罩供不應求,在「一罩難求」情況下,有不少巿民將口罩消毒重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委會及科學園等成立的工作小組通過實驗證明,任何方法消毒都會破壞口罩結構,重申口罩不適宜重用,並教導市民可使用透明file、廚房紙和面紙自製一款DIY口罩,經測試證實氣溶膠過濾功效是外科口罩的90%。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港大深圳醫學院、消費者委員會、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科技園公司和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合作成立工作小組,通過實驗證明自行消毒外科口罩,包括使用含有 75%酒精的酒精搓手液噴在外科口罩最外層表面、用60度水溫的肥皂水清洗外科口罩等。
在掃描電子顯微鏡檢視下, 顯示這些做法都會令口罩外層防水層受損,防水功能失效;中層物料纖維受破壞、變形、收縮,或使纖維的完整性受損,影響過濾效能,失去防護作用,即有關口罩已不適宜重用。
易買 易找 易做 易戴
口罩不能重用,香港市面口罩又是「天價」,市民應如何是好?為此,小組遂研究DIY口罩的可行性。小組指出,DIY口罩必須參考醫護口罩的三重設計,包括面層防水、中層過濾,以及底層吸水的原理,同時在選擇物料及模型時,需符合五大需求,包括安全(符合處理食品衛生標準)、易買(成本低)、易找(日常家居材料)、易做(製作簡易)及易戴(透氣舒適)。
小組最終發現,文具用的透明文件套、廚房紙,加上盒裝三層或四層面紙可自製一款DIY口罩(見表),經測試證實氣溶膠過濾功效可達外科口罩的90%。透明file成本只需約兩元,經清潔消毒後,可多次使用,而其他物料成本只需兩三毫。
工作小組其中一名設計者、港大外科名譽臨床副教授樊敬文提醒,一個DIY口罩約可使用一兩小時。當發現口罩濕掉就需要更換,而用過的防護膠片面罩要用1:49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消毒,或使用梘液、洗潔精及清水清潔後方可重用。
他並建議,市民晚上可以在家預製多個口罩,當外出前可將數個口罩放入密實袋內暫存,帶備外出,以便更換及使用。
密閉空間醫院診所不適用
樊敬文強調,DIY口罩較適用於戶外活動時使用,如前往公園等簡單活動,如果密閉的空間如辦公室則不太適合,倘市民需要前往醫院、診所等染病高危地點,或已出現上呼吸道病徵,應盡可能佩戴合規格的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