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沒有「九二共識」 兩岸難有和平

2020-03-11

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宣誓就職,他在就職講話中針對兩岸政策表述,基本原則就是堅守「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制度價值,並力求兩岸和平與共同福祉。面對兩岸的互信基礎遭遇重大挑戰,他提出未來需要去重建,「但在此刻,國民黨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改革再造,我們畢竟得先重新贏得台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江啟臣期待兩岸和平與共同福祉,卻把作為兩岸和平定海神針的「九二共識」丟在一邊。兩岸如果沒有了「九二共識」,台海和平也難。

48歲的江啟臣代表中生代成為黨主席,給國民黨內帶來一股新鮮氣息,讓期待國民黨走上新路的中生代看到希望。由於國民黨在2020大選失利,黨內外對於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進行檢討,其中包括「九二共識」議題。

江啟臣在競選主席期間,曾公開表示,「九二共識」有點舊了,而國民黨未來的兩岸路線,他認為應該開放討論,甚至可以舉辦黨內辯論等等。在展開討論前,江啟臣在就職講話中隻字未提馬英九主政以來國民黨堅守的「九二共識」,卻想着兩岸和平。

2008年馬英九上台主政後,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政策,兩岸關係在磨合中趨向默契、回暖、和諧。馬英九主政8年,主張兩岸遵守「九二共識」基本原則,令台海雙方有過11次「兩會」高層和談,還簽署了共23項協議,開啟兩岸「大三通」、互惠交流、兩岸事務機構首長互訪,達成「外交休兵」,台灣順利以觀察員或特邀貴賓身份參與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等國際組織,更難能可貴地促成了歷史性的「習馬會」。馬英九一直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必須依據「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反觀民進黨執政,不認「九二共識」、走「台獨」路線,兩岸關係即出現「速凍」,官方聯繫中斷。因此,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是檢驗台灣政黨是否有「台獨」意識的標準,也一定影響台海的和平環境。不認「一中」走向「台獨」,兩岸衝突難免。

馬英九之後,無論是朱立倫、洪秀柱還是吳敦義任國民黨主席,仍堅守「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因此,國民黨與大陸的聯繫實際上並無阻礙。台灣民間有些訴求可以通過國共渠道溝通、商議以達共識,在某種程度上為台海和平留下寶貴的空間。

江啟臣不提「九二共識」,多少表現出他對「九二共識」的疑慮。在接受謀體訪問時,江啟臣聲稱:「應該重新思考『九二共識』。問20幾歲的人何謂『九二共識』誰能聽得懂?與其講『九二共識』是兩岸的定海神針,不如說中華民國才是兩岸的定海神針。」這番講話,不由讓人遺憾地感覺到,國共兩黨多年苦心經營的台海兩岸和平根基在動搖。

國民黨主席此前多次改選,當選人都獲得中共領導人的祝賀。這次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除國台辦外,未收到大陸領導人的賀電。江啟臣的言行,情況罕見,大陸可能需要進一步觀其言、察其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