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聚焦兩會 > 正文

【特稿】北上創業港青:業務辦理受限 望信息更暢通

2020-05-26
■林恆一(右)與公司董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林恆一(右)與公司董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

港青林恆一4年前北上深圳前海創業,為公司開拓發展新版圖,今年春節以來,受疫情影響無法赴深,只能在香港遠程指揮,心情隨着疫情防控政策起伏,近來更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疫情之下,我們的節能減排項目更受關注,憂的是融資計劃擱置、內地公司有些財務安排無法進行,申請人才公寓的手續也無法前往辦理,有可能名額要失去了。」

林恆一所創辦的萬家智控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為智能化大廈提供節能減排等解決方案,兩個團隊分駐深圳和香港,各具功能,深圳主攻研發,而香港則主推市場。「我們是以項目帶動研發,現在深圳團隊主要是做一些原有產品鞏固和優化,受到的影響不大。」

節能需求大增 諮詢疫境上揚

他回憶,深圳團隊3月份左右才復工 ,「之前內地疫情嚴重,有些同事在老家過年後也沒法回到深圳,3月初復工時,各項手續也比較嚴格,我們就安排同事盡量在家辦公,對接主要靠微信。有些同事差不多4月才復工。」

香港團隊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停工,「即使復工,上下班和午飯時間也比較彈性。」目前香港業務都是在網上進行,跟客戶開會沒有一定見面的必要。

林恆一指出,近段時間許多企業停工,一些客人開始思考如何節約能源,加上香港政府鼓勵企業購買遠程系統,提供一定的補貼,因此近段時間諮詢量反而有所上升。 至於新的項目深圳團隊如何配合跟進開發,他認為,一個新項目開展來來回回需要一段時間的溝通,希望到時兩地防控政策已經放鬆。

財務手續延後 融資目標擱置

林恆一表示,短期來說業務受到的衝擊不是很大,但原有的融資目標只能擱置,只能等市場慢慢回復了再重新考慮。以往每個月至少北上深圳一兩次進行一些財務安排,現在也只能延後,或者讓同事代辦。

「有些流程深圳市民可以通過微信等網上平台很快辦好,但系統往往不能支持香港人辦理,只能親身去辦理。」他認為,現時兩地信息發佈方面並不同步,兩地市民對彼此的疫情隔離政策都不夠了解,加上兩地辦理一些業務的流程不同,往往沒有考慮跨境人士的需求。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兩地資訊能夠更透明對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