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兩會報道)「為寫好報告,最高檢徵求了各方面共290人的意見,歷時半年起草,並且首次全口徑披露了全國檢察機關辦案總數,其中刑事、民事、行政申訴數是首次出現。」25日,最高檢辦公廳(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向媒體揭秘最高檢工作報告的背後故事。他表示,此次報告是首次披露辦案全口徑數據,希望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亦希望接受監督與評判,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王松苗介紹,起草過程中,張軍作為起草組總負責人,多次召集相關人員研究寫作思路、框架結構、總體風格等,「他親自打磨,指導我們充實了大量信息,力求最全面、最客觀、最有縱深感地展示檢察工作。」他表示,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中共徵求了290個人的意見,並首次全口徑披露了全國檢察機關辦案總數,包括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數,刑事、民事、行政申訴案件數,公益訴訟案件數,對訴訟活動中的違法情形提出監督數。
對歷史負責 受人民監督
「以往我們主要披露的是申訴案件中提出抗訴和檢察建議的數字。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數也是頭回使用,與批准逮捕數和提起公訴數比,這裡多了檢察機關審查後決定不批捕和不起訴數。」有記者問及「為什麼首次全口徑披露數據?」王松苗表示,司法辦案數字是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工作報告不僅是檢察工作的呈現,還要努力成為整個國家治理社會治理狀態的鏡像,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着想,「另外,也是要接受人民監督與評判,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