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科學講堂】打疫苗防疾病 老幼效果較差

2020-05-27
■ 流感桿菌可以引致敗血症及腦膜炎,但相關的疫苗在兩個月以下的幼兒身上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卻相對較差。 網上圖片■ 流感桿菌可以引致敗血症及腦膜炎,但相關的疫苗在兩個月以下的幼兒身上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卻相對較差。 網上圖片

之前幾次和大家討論了瘧疾的疫苗;再加上近日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今天就再和各位分享一下有關疫苗的研究。

最需要保護 效用反而小

在美國,因為感冒而要住院的人之中,有七成年齡為65歲或以上。老年人身體普遍相對虛弱,自然是原因之一,但原來用來預防感冒的疫苗,在長者身上的成效好像也相對較差:接種感冒疫苗的中年人中,有三成至六成人會受到保護;而在65歲或以上的長者族群之中,感冒疫苗就只會對兩成至五成人有效。

與此同時,疫苗對我們人口中最年輕的一群也不是十分有效:一般來說,疫苗在幼兒身上不如成年人身上一樣有效,而且很多疫苗亦言明不適合不足八周歲的嬰兒,例如流感桿菌(學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可以引致敗血症及腦膜炎,但相關的疫苗在兩個月以下的幼兒身上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卻相對較差。

這是開發疫苗面對的一個問題:開發疫苗本來是為了保護普羅大眾,但在普羅大眾中最需要保護的一群(長者及幼兒)身上,疫苗的效用卻反而較小。

不過,這個狀況在過往也是有點無可奈何:開發的時候許多新疫苗都是在成年人身上試驗的(大家應該也不希望新疫苗在長者或嬰兒身上測試),那麼在開發新疫苗的時候,自然未必能為長者及幼兒的反應作出相對應的改良。

嬰兒免疫遲鈍 成長發育優先

初生嬰兒的免疫系統比較遲鈍,聽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弱點,不過其實亦有其原因:在出生以前,嬰兒都處於母親的子宮之中,是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在出生以後,初生嬰兒自然突然間遇上大量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如果嬰兒的免疫系統對它們一一作出反應,身體會消耗不少能量,可能就不會有太多剩下來供身體成長及發展。幸好大部分我們碰到的微生物都不算有太大的「惡意」,因此在「兩害取其輕」之下,幼兒的身體選擇了以成長及發育為先。

不過初生嬰兒的這個遲鈍免疫系統,也代表他們對疫苗的反應可能不大,不一定能有效地產生抗體。波士頓兒童醫院的Ofer Levy就針對這個問題,和其他研究夥伴合作,一同記錄和分析初生嬰兒的血液樣本,以求對他們的免疫系統有更深入的認識。

例如他們發現預防肺結核的卡介苗疫苗,同時也可以增強初生老鼠對乙型肝炎疫苗的反應。如果類似的效果也在人類嬰兒身上證實,應該能夠令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更為有效。

周旋疾病多年 長者免疫變慢

不難想像,在與疾病多年「周旋」以後,長者的免疫能力也會「慢下來」。現時一些為長者而設的感冒疫苗,就會加強劑量以求得到更大的效果。也有一些感冒疫苗會加入其他成分,也就是所謂的疫苗佐劑,去刺激長者的免疫反應。不過特別為長者而設的疫苗,在現今慢慢老化的社會,可能愈來愈重要。

幼兒疫苗與長者疫苗,可能是同一個大問題的兩面:更多的幼兒能抵抗疾病,也可減低長者受感染的風險。當然在有效的疫苗成功研發以後,如何有效率地令眾人受惠,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張文彥 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

短暫任職見習土木工程師後,決定追隨對科學的興趣,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取得理學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修讀理論粒子物理。現任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教授基礎科學及通識課程,不時參與科學普及與知識交流活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