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疫情下的絲路郵差】長安號開行翻倍 絲路線貨運繁忙

2020-06-04
■ 中國電商依託中歐班列「長安號」在海外設立多個海外倉。 受訪者供圖■ 中國電商依託中歐班列「長安號」在海外設立多個海外倉。 受訪者供圖

疫情難擋鐵駱駝 中歐班列逆勢增

編者按:疫情席捲全球,物流受限,環球經濟受累。在「一帶一路」這條連通中外、造福世界的跨國經濟帶上,中歐班列憑藉其「分段運輸,不涉人員檢疫」的跨國物流優勢,在疫情期間成為亞歐大陸上一條最美麗的運輸線,為沿線國家和人民的生活、生產、抗疫物資的及時輸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對於穩定全球供應鏈,發揮了重要作用。今日起,本報特別開闢「疫情下的絲路郵差」欄目,講述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鐵駱駝」-中歐班列的故事。

「最早的那一班剛過,下一列馬上就開過來了。」家住西安新築車站附近的張大爺,自宅家避疫以來,每天坐在陽台上眺望不遠處呼嘯而過的中歐班列,似乎成了他最大的樂趣。「最近幾個月,估計就數這條鐵軌最忙了。」和張大爺有相同感受的,還有中外運物流西北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瑞冬。「真是太火了,今年從西安開行的中歐班列已逾千列,較去年幾乎翻了一番。」胡瑞冬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航空、海運因疫情普遍受阻之際,中歐班列就更加凸顯出不可替代的絕對優勢。「時下對於很多中外企業而言,逆勢增長的中歐班列,不僅是連接歐亞最便捷的黃金貿易通道,同時鐵輪所過之處,也意味着更多『一帶一路』新商機的到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從小就知道,一千多年前西安便有了一條駝隊踩出的絲綢之路。長大後,沒想到我也成了這條路上鋼鐵駝隊的一員。」胡瑞冬所在公司,隸屬於招商局集團,是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運營方之一。作為香港四大中資企業,自2013年「長安號」開行以來,招商局集團便深度參與其中,胡瑞冬也可以說是見證了這趟班列從小壯大的整個歷程。

日均班列同期翻倍

「剛開行時,雖然線路少,但集團一直看好。」2019年,隨着中歐班列「長安號」新開線路越來越多,實現高頻次常態化運行,這也讓胡瑞冬一時間熱血澎湃。「集團看到這種趨勢後,投入越來越多,布局越來越廣。」而隨着中歐班列利好消息不斷,中外運物流西北公司業務量一路飆升。「2020年1-4月份我們發運進出口班列169列,約為2019年的119%。」胡瑞冬說,經他們發往中亞地區的中國輕工產品,發往俄羅斯的果汁、太陽能設備、汽車配件,以及從俄羅斯運回的紙漿和板材等,都大受歡迎。

5月6日,在9003次中歐班列汽笛聲中,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突破1,000列。而這個目標的達成,足足比去年少了76天。截至目前,「長安號」途經和抵達14國44個城市,日均開行9到10列,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16條線路5000餘種貨物

隨着中歐班列「長安號」的火爆,胡瑞冬和公司也頻頻遭遇「幸福的煩惱」。「一方面是量確實大了,一方面也是受疫情影響。」據胡瑞冬介紹,疫情期間,內地很多企業停工停產,從俄羅斯發來的30餘列約1,500餘集裝箱板材,一度無人提貨,大量堆放西安車站。而關鍵時刻,中歐班列運行機制的優越性再次顯現。鐵路、海關、地方管理機構迅速聯手協調,中國鐵路西安局特批就近鐵路用地免費存放集裝箱,西安國際港務區則開通中歐班列24小時服務綠色通道,優先檢疫和放行。「當前國際物流領域萬業皆頹,為何唯有中歐班列逆勢增長?」 胡瑞冬說,中歐班列強大的鐵路運力和高效的組織保障,使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願意,甚至期盼搭上中歐班列。

今年以來,雖受疫情影響,但中歐班列「長安號」依然不斷創造着新的紀錄。1月至5月,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公共班列、西安至波蘭光電產品專列、西安至羅斯托克-維羅納-哥德堡-斯德哥爾摩鐵海聯運班列、西安至巴塞羅那、西安至荷蘭光伏專列先後開行。至此,「長安號」開行線路16條,實現歐亞區域全覆蓋,運輸貨品由最初單一石油鑽井設備增加到汽車、生活用品、廚具、日化等13大類5,000餘種貨物。

提供高效低價運輸方案

在胡瑞冬看來,「長安號」線路的多點開花,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一帶一路」新商機。「班列大幅提高了運輸時效性,降低了成本,大大增強了中國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招商局集團目前已建成多個圍繞中歐班列發展的倉庫和堆場,為華為、美的、格力、廣汽汽車等提供十餘天直達歐洲的快速精品班列。同時,由歐洲進口的紅酒、高端汽車、製造業設備、各類食品,由俄羅斯進口的建築板材、傢具木材、電解銅、PVC顆粒等產品,僅用十餘天便可直達全國各地。「招商局集團品牌的中歐班列已在西北、華南等地區深度發展,除了內地企業,我們亦可為港企提供遠高於海運效率,遠低於空運成本的中歐班列運輸方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