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中亞的優質綠豆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抵達西安。 受訪者供圖「中歐班列『長安號』常態化開行,疫情期間真是雪中送炭。」今年二季度以來,在疫情影響下,一些進出口運輸渠道受到影響,而穩定開行的中歐班列,為陝西各企業保持正常進出口貿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自復工復產以來,這些企業普遍加班加點趕訂單。「得益於『長安號』,停工損失不但補了回來,馬上就大幅盈利了。」
西安愛菊糧油是陝西本土企業,每年近三萬噸的糧油米麵都通過「長安號」從哈薩克斯坦運抵西安,通過加工供應省內市場。「近期,通過中歐班列運輸麵粉3,980噸、油脂2,200噸,既保障了生產,也保證了正常的市場供應。」愛菊集團負責人介紹。
4月26日,隆基綠能光伏產品搭乘「長安號」從西安直達荷蘭蒂爾堡。據介紹,疫情期間,該公司放棄海運轉投中歐班列,不但實現了直達運輸,還節約了時間成本和倉儲成本,大幅減少了疫情對經營的影響。據悉,目前該公司另一工廠馬上達產,其產品亦將通過「長安號」運往荷蘭,然後分銷歐洲各地。
此外,2017年從深圳搬到西安的思贏電子在疫情中也深刻感受到中歐班列的強大。「我們中亞和西歐市場沒受到任何影響,因為『長安號』正常運行,疫情期間我們出口了差不多2萬多台產品,最多7天就到客戶手裏了,而傳統海運要35天至40天。」該公司副總張莉莎表示。
不僅是產自中國的優質產品,瑞典的牛奶包裝盒、比利時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曾經空運、海運進入中國的產品,疫情期間亦紛紛轉乘中歐班列。「疫情爆發以來,從海運、空運轉乘的貨量佔長安號新增貨量的40%以上。」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表示,中外貨物在西安集結、分撥,「長安號」真正成為中國製造走出國門、沿線國家特色產品進入中國的「絲路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