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央行10日發布金融數據顯示,5月內地新增貸款1.4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增2,984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19萬億元,同比多增1.48萬億元,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2.5萬億元水平。當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超過1萬億元,推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升至12.5%,為2018年4月以來新高。
中長期貸款佔新增信貸2/3
分部門看,當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04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2,38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4,66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45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1,21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5,305億元,票據融資增1,58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660億元。總體看,新增信貸中,中長期貸款總共將近1萬億元,佔比超過三分之二,票據融資大幅萎縮。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在3、4月連續高增長之後,5月信貸增長勢頭不弱。從結構看,按揭貸款已經恢復到常態化增長,短期消費類貸款有所恢復。
社會融資方面,5月新增社融3.19萬億元,為歷史同月份最高紀錄,新發行政府債券是新增社融增長的主要動力。
M1與M2增速剪刀差收窄
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5萬億元,同比多增3,647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1.14萬億元,同比多7,505億元,佔比36%。政府債券巨量發行對企業債券有擠出效應,加上5月利率開始上行,企業債券淨融資額結束連續兩個月近1萬億元的高位,降至2,971億元;包括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在內的表外融資繼續為正,增加226億元。
貨幣供應方面,5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10.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58.11萬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3.4個百分點。M2與M1增速剪刀差收窄至4.3個百分點。王一峰認為,這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力有所增加,經濟復甦態勢穩定。
王一峰指出,近幾月金融數據顯示融資在擴張的同時,結構也在改善,均指向經濟處在恢復過程中,當前可能處於政策觀察期。展望6月金融機構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並配合地方政府基建投資等穩定實體經濟,對6月信貸投放比較樂觀,或是全年社融增速的高點。「若6月數據依舊不錯,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的迫切性會有所下降。」
交行料流動性續適度充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報則認為,5月央行逐漸放緩政策偏鬆調節步伐,但不意味着貨幣政策轉向,未來央行的力度仍會保持流動性適度充裕,按需供給且略高於實際流動性需求。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預計,今年增加赤字和政府債券發行,全年政府債券淨融資可能同比多增3.6萬億。信貸發力及企業債券多增等因素影響下,預計全年社融達35萬億元,社融增速達13.5%,實現社融增速明顯高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