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歷史科出了這樣的一個考題,試卷先給不知是誰人說的一句話:「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然後要求考生答是否贊成此說。下續談相關的爭論。試題曝光,輿論譁然。小市民、老百姓大多認為試題超越了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界線,並指出在歐洲諸國的同類考試不可能出這樣涉及納粹德國的考題。然後有好事之徒拈出一頁英國歷史科的課程大綱,企圖嘲諷香港人無知,直指英式教育容許中學生談論納粹德國云云。
此君不作無聊事猶自可,這頁課綱反而確認了中學歷史教育必須有規有矩!圖中所見,學習範圍是1918年至1945年的德國。首先,人家英國的歷史分期很專業,斷代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的德國,香港考評局的擬題員(俗稱考官)則是胡亂分期。筆者這就信手翻譯幾句供看官參考,包括:「為什麼希特勒在1934年能夠主導德國?納粹黨對付政敵是如何地有效?納粹黨怎樣利用文化和大眾傳媒來控制人民?為什麼納粹黨要迫害德國社會上這麼多的群體?納粹德國是個極權國家嗎?」
顯然易見,英國學生被課綱逐步引導,最終學到「納粹德國是個極權國家」的定論。這中間沒有任何討論「納粹德國為歐洲(或波蘭、蘇聯等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空間!
香港社會有大量基督徒,大中小學教師群中也有不少基督徒,香港人大多聽說過「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不妨借用這個思路,筆者要說的是:「教育問題教育解決、學術問題學術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文憑試考題公然為日本侵略者塗脂抹粉,實在可惡!這是教育、學術還是政治問題?
這不是政治問題,雖則考官公器私用,越權去宣揚個人的政治主張。筆者也是個讀史人,要問這「利多於弊」是誰人的說法?哪一位歷史學家?哪一位教育家?如果考評局拒絕提供資料,筆者只能推論為考官自把自為。事件的真相應該是有人濫權,人為地製造教育上的混亂和不公。現時決定撤銷這部分試題絕不是什麼「政治操作」。
這個文憑試既是中學生的畢業試,也是他們升讀大學的入學試。考試目的不在於要求學生參與最前沿的學術探索與研究,他們並不具備足夠的史才、史學和史識。不過話分兩頭,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引導最優秀的學生思考比較艱深的學術問題。可是這「利多於弊」的說法,本身就是「來歷不明」。如果當為「學術討論」,筆者認為「涉案」的考官有責任站出來,面對社會上有興趣的讀史人的提問。「學術自由」的條件是任誰都必須面對「行家」的批評指教,不可以因為你是考評局聘用就不必負責。
這回「利多於弊」的風波是個教育問題,只能用教育解決。實情是有人利用考評局的保護傘濫權瀆職,弄出這樣「教壞後生」的奇怪試題。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負責出題的所有相關人等應要「文責自負」,向香港社會問責!
不過,葉建源之流仍然會假借學術自由來顛倒黑白,所以下回筆者還是要從學術角度斥責涉事藏頭露尾鬼祟考官的失德。 (中國小孩讀史的應有態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