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余孟書
播放一小段流行歌曲的前奏音樂,請聽眾猜測演唱者和歌名,誰回答得既迅速又準確,誰就獲勝。閱讀神田桂一與菊池良編撰的《大仿寫!文豪的100種速食炒麵寫作法》,總令我聯想起必須翻尋個人記憶倉庫來解題的猜歌遊戲。彷彿可以如此建議-找個朋友,麻煩他挑選書中某篇文章來朗誦,請你猜猜它符合哪位大師的文字風格。
只能說符合誰的文字風格,不能宣稱是某位作家所寫,為什麼?原因很明顯,如書名所示,這是一本向古今名家與經典著作致敬的書,屬於幻想式仿寫,並非名家親自動筆。此書以速食炒麵為基本素材,烹煮了多達一百盤的文學佳餚。體裁多元,無論是散文、小說、詩、童話、劇本、歌詞、訪談......都羅列在內,甚至還有偽裝的徵人廣告、世界名言和垃圾信。以下摘錄幾個句子,麻煩讀者進行腦力激盪。
(1)玫瑰即使換了名字依然芳香。即使做成速食食品,炒麵還是好吃。
(2)完美的瀝水孔並不存在,如同完美的絕望並不存在。
(3)當你急着想倒掉熱水時,要記住,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很會倒。
前述三道謎題,如果你費盡了腦力,還是猜不出究竟是模仿誰的文字風格,請別太介意,因為這本書還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書中登場的人物約八十位、非人物約二十種,資訊量相當豐富。若以單一主題當作提案,廣邀文豪們各自書寫,即使過程麻煩了些,倒也不算痴人夢話。然而時光旅行尚未實現的此刻,想要拜託古今名家共同作文,簡直就是天馬行空。本書大量的仿寫範例似乎將不可能化成可能了。我以為,欣賞各類文風並學習其精髓之外,若能充分展開幻想的翅膀更是趣味所在,請各位務必試試看。
幻想猶如閱讀的推進器,讓思維穿梭古今,得以擺脫時間枷鎖。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炒麵特急》帶我們搭乘嬉皮巴士,再度前往異鄉,編寫專屬於己的旅行聖經。香港、曼谷、檳城以及世界各個城市的今朝今夕,是否變得比他造訪的時代更具魅力了呢。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的瀝水孔》帶我們重返長篇小說的閱讀情境,順勢追憶起《罪與罰》、《地下室手記》的人性掙扎和剖析。讓幻想之翅再飛遠一些,俄國文豪家裏的廚房如今說不定已貯藏了韓式石鍋拌飯、印尼乾撈麵、泰式酸辣乾麵等等速食,只要利用滾燙的熱水輔助就能填飽腸胃。擅長掌握畫筆的田中圭一,亦運用模仿功力替本書繪製特殊場景,增添更多視覺化的幻想。
你若抱持彷彿正在苦讀的嚴肅態度來翻閱此書,雖然沒什麼關係,但若能用悠閒的心情來享受幻想樂趣或許會更好,也更符合編撰者於前言篇章拋出的期待:「希望所有人都能輕鬆翻閱、開懷大笑,在闔上書的瞬間忘掉一切,這是本書的目標。」(前言、後記和解說,皆為虛擬名家筆法的幻想字句。)
閱畢全書仍意猶未盡的諸位看官,亦可欣賞其續作《再來一碗!文豪名人的120種速食炒麵寫作法》,使幻想觸角延伸至海明威的《老人與麵》、卡夫卡的《變麵記》、卡繆的《湯鄉人》以及各種詼諧的創意篇章。
認識優質文本與名家永遠不嫌遲,只怕不肯付出時間。對於初閱者而言,大可將未曾涉獵的經典作品視為新書,學習從陌生字海打撈情感。讀者甚至可能產生某種發現文壇新秀的錯覺,而那份錯覺正是我們應當珍惜的美好贈禮。是的,定義作品的新或舊仍須參照私己的閱讀史。速食炒麵恰如今日的導遊,引領自己展開幻想之翅,航向已知與未知兼容的文字國度。套用此系列書籍最明亮的主角來補充說明:「速食炒麵帶你改造舊風味,創意幻想陪你探索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