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世紀眾多的名筆文豪中,張愛玲可算是其中最讓人筆下蠢蠢欲動、而又最值得留白的大家,研究她的著作甚至多於她自己的作品本身。後來者對她的作品、為人及一生沉浮皆津津樂道,若是把關於她的研究資料整理放進圖書館裏,怕是能佔據一整片的大書櫃也不誇張。
2020年,適逢張愛玲的百歲誕辰,香港收藏家吳邦謀,決意將自己收藏中的張愛玲藏品編輯成書,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發掘張愛玲的個性與一生的故事。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祖師奶奶」張愛玲在文學的神壇上多少年了,已經說不清楚,讀者只知道關於她的「熱度」從來沒有冷卻過。作品被一版再一版地印刷,改編成舞台劇、電視劇或電影,甚至由張愛玲的撰文風格衍生出來的「張派」文學,以及往後的無數作家,無不直接折射着張愛玲在文學史上的亮點。
集藏物撰書 紀念百歲誕辰
作為上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關於她的研究書籍多如繁星,但少有配合實物佐證,「書名《尋覓張愛玲》意為先去尋找圍繞她的物件,然後了解她,最後接近她。」吳邦謀說,「這本書的籌備也很久了,本來是打算去年出版的,但是希望能夠配合一百年誕辰的這個時間。」除此之外,創作這本書的意圖還有文字以外的東西,「文學書大多數是以文字為主,但是這次很希望能夠透過一些真實的藏品去接觸張愛玲。」
不同於流行文學,張愛玲的文字所具有的流傳性不容質疑,她從來不書寫過於嚴肅的東西,遣文造句也幽默得很,包括她為人上的細節也時常被現代人拿出來消遣,吳邦謀說:「很多文學書中的張愛玲是很高傲的,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前有馮晞乾在一本書中講述張愛玲如何怕死,又不記得原來自己最喜歡吃的是叉燒炒飯,後便有吳邦謀的這本《尋覓張愛玲》中書寫她是個實實在在的「大頭蝦」,「就是想要瓦解一些傲氣的形象,回歸一個『貼地』的人。」
張愛玲的「大頭蝦」軼事
1939年,張愛玲從上海來到香港,入讀香港大學,選了中文及英文來修讀,她的一張學生證目前仍然留存在香港大學檔案館。「說她『大頭蝦』,是從很多事件中追溯的,」吳邦謀說,其中一件便是張愛玲確鑿的出生日期,「按道理說一個人不會把自己的生日寫錯。」箇中值得考究的,便是香港大學學生證上的生日,明明白白由她親手寫下的1920年9月19日,然而,無論是張愛玲之後前往美國拿到的綠卡,抑或她百年後的死亡證明上,卻又都是被記載成為1920年9月30日。「雖然沒辦法有人能夠百分百去確鑿她是哪天出生,但事實上經過多方去考證這件事,應該是因為當時入讀香港大學時,是用舊曆去推算自己的生日的。」吳邦謀說道,「可是去對應當年的新舊曆,也是不對的。」想必張愛玲是一時「大頭蝦」寫下的日子。
另一件佐證性格「大頭蝦」的事便是張愛玲19歲時,為《西風》雜誌寫下的〈我的天才夢〉,吳邦謀推測道:「那個徵稿啟事大概是張愛玲在報紙檔偶然看到的,並沒有確鑿記住要求的字數。」如此一來,張愛玲數了又數寫下的這篇短文的字數,據她自己的記載:「我寫了篇短文〈我的天才夢〉,寄到已經是孤島的上海。沒稿紙,用普通信箋,只好點數字數。受五百字的限制,改了又改,一遍遍數得頭昏腦脹。務必要刪成四百九十多個字,少了也不甘心。 」這篇連字數都不對的短篇故事卻在當時獲得了榮譽獎的第三名,張愛玲文字卓越程度可見一斑,但在她自己看起來卻是「不但不是頭獎,二獎三獎也都不是」,令後人不免覺得啼笑皆非。「其實她中學老師汪宏聲在《記張愛玲》中寫到她的軼事,也提到她經常都會漏交功課。」吳邦謀說道,種種跡象都指向了張愛玲個性中的馬虎。
透過實物進行「文學考古」
「文學考古」是困難的事情,而《尋覓張愛玲》一書並不側重研究性,吳邦謀說:「如果用文學角度,始終都不及專業研究的筆者,但是我比較偏好收藏,所以就在這些藏品中穿插故事,然後從我這樣一個不是文學專業的角度去表達,也可以從實物中去引證。」但是,藏品可遇不可求,大部分時候都要看箇中緣分,「收藏張愛玲的東西除了金錢的付出,也要機遇。」除此,自然少不了對於這類型藏品的慧眼,「譬如專攻張愛玲研究的陳子善教授研究過她的第一篇出版文章是〈不幸的她〉,在她11歲的時候出版,但是沒有手稿,連印刷品都沒有。而是在機緣巧合下,在上海市檔案局偶然發現的。」
然而這本刊有「祖師奶奶」首秀的刊物《鳳藻 》並不曾被世人挖掘出來,直至內地有書商聯絡到吳邦謀,詢問他是否有意收購這本舊時刊物,「其實書商不太會去仔細看內容,我也不能聲張到底在尋找什麼內容。」之後,他才小心翼翼打探目錄中是否有張愛玲的印記,隨後更是佯裝興趣不大地試探着討價還價,「你不能讓對方知道內裏到底有什麼,否則就是天價。」吳邦謀得意說道,就此拿下了這本滄海遺珠,「它真正的價值應該有我購買時的50倍。」
張愛玲自上海來,經過華洋交雜的香港,留下了獨自美麗的韻腳,寫下迴腸蕩氣的故事。一百年前她的誕生,或許並沒有映照着一個傳奇的稀世到來,但一百年後,卻實實在在地為人間留下了繾綣的故事。而我們,既看她的故事,也在她的故事裏看她,這便是尋覓的意義吧!
即將開始的香港書展中,吳邦謀將在7月19日下午3時以「張愛玲與香港」為題作專題講座,感興趣的讀者切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