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面對3個多月「零確診」後的新輪本地疫情,深圳公共壎芶擉t的整體反應表現有目共睹。
回顧年初首波疫情發生時,深圳檢測能力並非國內領先,也面臨了非常大的壓力,但無論在數據和病人的追蹤、社區的隔離,還有一線發熱門診對病人的預警等,都以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了幾無死角的防控。
儘管首波疫情發生至盒馬鮮生疫情之間,深圳沒有出現新的疫情,但是公共壎芡釩磎擉t的提升並沒有因此停滯。
根據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的資料顯示,在隔離設施方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和6家傳染病後備醫院可以24小時保障集中救治患者的需要;在核酸檢測能力方面,全市有64家檢測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其中40家機構面向市民開放,每日核酸檢測能力可以達到12萬份以上;在流行病學調查方面,全市共有600多名公共壎舠M業人員可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同時將根據疫情需要,繼續對採樣、檢測、流調人員開展培訓。經過實踐完善起來的「市-區-街道-小區」四級聯動的立體防控體系,配合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防控效率。
公斃擉t的健全,不僅是民生要務,亦是城市治理體系中的戰略性議題。儘管疫情是禍事,但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深圳城市治理能力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提升,將會為城市和市民帶來福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