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安徽省經歷了創歷史紀錄的60天梅雨期,省內長江、淮河、巢湖多條支流一度超過歷史最高水位。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指導下,安徽人民保衛家園、奮力抗災。總書記此次考察行程中,看望慰問受災群眾、了解災後恢復生產是一項重要內容。
此次安徽考察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位於阜陽市王家壩鎮的紅亮箱包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當地返鄉人士創辦的扶貧車間,從事拉桿箱、書包、防護隔離服等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代加工,主要服務於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公司共有員工9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人。
此前,由於當地開閘蓄洪、工人受困,紅亮箱包扶貧車間停工15天,造成一定經濟損失,但是員工補貼仍照常發放。目前,紅亮箱包扶貧車間不僅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還新增就業10人,其中帶動貧困人口就業6人。
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向世界介紹中國的精準扶貧方略--「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扶持生產和就業作為「五個一批」的第一位,成為中國各地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從簡單的「送錢、送牛羊」到家,到如今的「送工作」到家,扶貧車間激發起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小車間」發揮着脫貧「大作用」,支撐起致富「大夢想」。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走進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的扶貧車間。這個車間解決了100多人就業問題。看着村民們正在加工製作紙箱,總書記說:「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雖然收入不比進城務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費用,還能照顧家庭,一舉多得。」
今年3月6日,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行再部署。他強調,要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穩崗拓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盡快復工,提升帶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
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7月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持續強降雨,導致嚴重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4個省(區、市)至少2,385萬人受災,安徽省累計轉移群眾超過130萬人,為全國最多。在防汛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7月17日,他又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防汛救災工作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總書記還提醒,要精心謀劃災後重建,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要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這次安徽考察調研,看到阜陽市阜南縣蒙窪蓄洪區利民村西田坡莊台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沒有受到重大影響,都在忙着搶種補種,習近平總書記欣慰地說:「我一直牽掛災區的群眾,看到鄉親們生產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實。」■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