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一件藏品通常需要整月時間,極其考驗修復師的耐性。
數年前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曾熱播,片中修復師傅們的清寂雋永的匠人生活,引起觀眾共鳴,一時之間颳起一陣「修復熱」。現如今,在修復文物行業,也出現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 位於成都市洛帶古鎮的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內,幾位年輕的修復師正在靜靜地對古籍進行修復。通過配紙染紙、調配漿糊、分解書籍、填補蟲洞的方式,一本陳舊破爛的古書,或是一張脆弱不堪的古畫,都可以煥發出光彩,重獲新生。
23歲的黎彥君是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年紀最小的一名修復師,主要負責字畫和古籍修復,今年年初她獨立完成了一件機密檔案修復,歷時兩個月。儘管是最年輕的一個,修復中心的副主任卻說她已經「滿師」,甚至經驗豐富到可以培訓自己的徒弟。古籍修復師人才稀缺,黎彥君原本就讀教育專業,後參與培訓被選拔到修復中心就職。而為了呼應社會上對於這一行業從業者的需求,一些高校例如中山大學、南京金陵科技學院也開始設立古籍修復的專業方向,力圖培養出能夠搶救、修復古籍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