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放大鏡】精美石雕蘊涵先民精神寄託

2020-08-27
■南護牆出土的石雕■南護牆出土的石雕

經過持續的清理之後,考古人員在石峁遺址皇城台台頂確認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建築台基,其上分布大量建築基址,稱為「大台基」。大台基平面大致呈圓角方形,邊長約130米,夯土台芯,四周以石牆包砌。其南護牆用大小不一的砂岩石塊錯縫砌築,石塊之間用草拌泥黏接,牆體上還發現有多個紝木洞。其南護牆外(南)側另有一道石砌夾牆,走向與南護牆平行,寬約1.6米、殘高0.8至1.1米,與南護牆間形成寬約9米的夾道,夾道內地面保存較好,與皇城台門址主門道地面相連。

而在大台基南護牆處,考古人員也有了重要發現,70餘件精美石雕的出土引發轟動。據悉,這些石雕多數出土於牆體的倒塌石塊內,部分還鑲嵌在南護牆牆面上。絕大多數為雕刻於石塊一面的單面雕刻,少量為雙面,以減地浮雕為主,伴有少量陰刻、圓雕。雕刻內容大致可分為「神面」「人面」「神獸」「動物」和「符號」五類,其中神面石雕體量較大,雕刻最為傳神。該批石雕單面浮雕多為對稱式構圖,以一正視神面為中心,兩側雕出動物或側視神面,最大者長度超過2.6米。圓雕則為橢圓形柱體,立於夾道正中的地面之上,高度近1米,兩面雕刻相同的神面。

據介紹,根據系列測年數據顯示,石雕的年代應不晚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為皇城台在石峁城址內的核心地位奠定了極其重要的物質基礎。而牆面上鑲砌石雕的現象應與石峁遺址中發現的「藏玉於牆」和以人頭奠基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體現了石峁先民對皇城台大台基的精神寄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