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G6議員籲增公共開支領港解困

2020-09-11
■建制派六名功能界別議員昨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議。 受訪者供圖■建制派六名功能界別議員昨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議。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月將發表施政報告,建制派六名功能界別議員(G6)昨日與林鄭月娥會面,對施政報告提出建議。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強調,香港正經歷黑暴、疫情及美國打壓的三重衝擊,特區管治班子與全體公務員必須以更積極、進取的心態為市民服務,增加公共開支、增加土地供應,帶領香港走出困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亦促特區政府做好「健康碼」準備工作,及爭取來港上市的內地科創企業在港投資。

謝偉銓提22招 拓基建增就業

謝偉銓就施政報告提出了22項建議。他強調,如今私營市場因疫情及經濟不景而收縮,特區政府更加不能「閂水喉」,應透過加快及加大公共開支,尤其是一次性及基建發展項目來刺激經濟,紓解民困。政府應從速推出已獲財委會撥款的1,700億元工務工程及顧問項目,加快落實已預留撥款的優化海濱、改造公園及翻新公廁等工程發展計劃,增加業界工作量及就業機會,優化社區,改善民生,避免香港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因疫情而放慢。

土地房屋方面,謝偉銓建議政府加快落實八個優先增加土地供應選項,由政府主導推動在閒置官地上興建過渡性房屋,不能再單靠民間團體推動。他亦要求政府更積極、主動地協助香港業界開拓大灣區及東盟市場,將大灣區概念融入整個政府的中高層決策與執行。

因應政府將凍結公務員編制,謝偉銓建議透過精簡程序、重訂優次、理順分工、活用科技及增加外判等方法,來提升政府施政及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績效,推動創新。政府同時要加強政策宣傳及與市民溝通,重整相關的策略和架構,強化地區民政處及駐外辦事處的文宣角色。

陳健波促做好「健康碼」助速通關

陳健波促請政府應做好「健康碼」的準備工作,以協助安排恢復通關,而且政府應爭取每日有足夠的名額,以免引起市民不滿。保險業方面,香港本地市場有限,內地客戶始終是重要客源,及早通關、恢復兩地正常來往是首要任務。此外,特區政府亦應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研究便利內地客戶購買香港保險的方法,如研究容許內地客戶透過電子平台投保等。

他又建議,逐步准許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大灣區,希望政府為備受疫情影響的保險界提供援助措施。

他還建議特區政府主動爭取來港上市的內地科創企業來港投資,因這些企業都是國際巨企,業務繁多,他們既然來港上市,亦可來港投資,香港可用稅務優惠或便利營商政策,游說他們將部分業務或部門搬遷來港,或來港設境外辦事處,以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機會。

他亦建議,政府宜繼續大力投入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在任何情況下,政府都應持續推動建屋計劃,以求長遠解決港人居住困難的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