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昨增4宗確診 1本地關連個案

2020-10-2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香港至昨日凌晨新增4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3宗為輸入個案,另一宗本地個案與早前輸入個案有關,未有不明源頭病例。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本港採取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已成功打贏新冠疫情的初期戰役,但仍須加強對輕微病徵患者的檢測,市民亦要養成記錄行蹤的習慣,才能在冬季繼續成功對抗疫情。

壎籵嬝@中心昨日公布,新增3宗輸入個案包括兩男1女,介乎17歲至74歲,分別由巴基斯坦、美國及印度抵港,3人均無病徵;餘下一宗本地個案與早前輸入個案有關聯,患者為29歲男子(個案5283),居於南丫島大灣南,本身並無病徵 ,由檢疫中心送院。

翻查資料,該住址早前有另一52歲男患者(個案5252),由俄羅斯抵港,本月19日確診。

市民戴口罩 減社區爆發

壎籵嬝@中心同日公布,本月16日至22日期間錄得兩宗登革熱外地傳入個案,2名病人潛伏期內曾到印度,當中一人是16日公布的41歲新冠確診男病人(個案5220),為本港首宗同時受新冠病毒及登革熱「夾擊」病例,目前情況穩定。

袁國勇在香港醫學期刊發表文章,指香港緊密追蹤確診個案,配合停課、居家工作及「限聚令」等社交限制措施,令疫情有效抑制,市民疫情初期普遍開始佩戴口罩,亦令社區爆發情況減少。

同時,本港輕症患者都送院隔離治療,與西方國家及地區安排患者在家隔離相比,能及早控制病情,減少社區傳播,初期雖增加醫院負荷,但長遠反減輕重症患者增加而對醫療系統造成的壓力,而相較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抗體比率,本港與內地均偏低,反映成功打贏新冠疫情初期戰役。

不過,他提醒市民不能自滿,需要加強輕微病徵患者的檢測,康復患者亦應繼續遵守防疫措施避免二次感染,另外市民應養成記錄行蹤詳情的習慣,以便萬一確診時能追蹤,才能應付冬季更嚴峻的疫情。

此外,本港前日出現的不明源頭個案,38歲女患者(個案5281)9月中歐遊返港,完成家居檢疫並兩度檢測呈陰性,本月9日低燒但未有求醫,本月19日失去味覺求診後才確診。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在電台節目表示,根據文獻,有確診者潛伏期達20多日,但機率較低,內地文獻曾有個案最長潛伏期達24日,約100人中有一人潛伏期超過14天。他認為壎芵p要確認該患者體內有否抗體及抗體何時出現,才能判斷其準確發病時間及傳播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