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仕珍 西安報道)守望經典.當代書畫名家題鄭朝陽肖形印作品展日前在西安開幕。此次展覽以篆刻大師鄭朝陽近年來創作的肖形印為拓本,盛邀全國當代158位金石書畫名家詠題,共展出180幅作品,將肖形印與書法、繪畫等藝術完美結合,給印章這一方寸之間的藝術注入了全新的內涵。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著名書法理論家鍾明善,中國篆刻藝術院名譽院長韓天衡,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等均有作品參展,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文化藝術的盛宴。
刻出別樣金石味
在中國篆刻藝術寶庫中,肖形印可謂一枝奇葩,是指肖像某種物體形狀,只有圖像,沒有文字的印章。小小印章,卻在方寸之間飽含縮微精簡萬物之思想,氣韻生動,應物象形。
出生於陝西西安的鄭朝陽,從小便受到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熏陶,酷愛中國古代經典文化。一直從事文字篆刻的他,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嘗試肖形印。多年來,憑借良好的繪畫基礎,他以刀代筆,刻出各種肖形,將中華經典文化表現出了另一種金石味道。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鄭朝陽肖形印作品中,既有中國古代名人造像,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橫渠張載、王陽明等,亦有封神人物、八仙過海、十八羅漢等儒釋道各類傳統人物造像,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而更多的則是以佛造像為主。
鄭朝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代肖形印復興的領軍人物當推來楚生,其取法大量是北魏石窟造像。「因此我也首先去了雲岡石窟,從源頭開始學習。後來又去了敦煌,學習線條的表現方式。」鄭朝陽說。十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名山古剎,通過廣搜素材,形成了特有的藝術風格,並先後創作了大量肖形印作品,其中有組印《五百羅漢》《水滸人物》《封神人物》《八仙過海》《金陵十二釵》等數千枚歷史文化名人的生動形象。
題跋讓多元藝術融合
「但印章畢竟是比較小眾的藝術。」鄭朝陽告訴記者,此次邀請158位當代名家為自己的作品詠題,主要亦是希望將印章藝術放大,增加內涵,讓觀眾能有更直觀的了解,更好地傳承中華經典文化。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題跋名家各懷絕技,人物山水花鳥,真草隸篆諸體一應俱有,或工整嫻雅,或端莊秀麗,或放縱不羈,或古意盎然,各盡其態,與鄭朝陽的肖形印拓本互為表裏,高度融合,完美統一。
著名書法理論家鍾明善表示,在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中,佛教造像是十分耀眼之奇葩。而鄭朝陽在學習研究了古代佛教造像的內涵與形式美的構成之後,對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體悟,精心創作了大量佛教造像印,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堪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