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農地加快建屋 或採標準補價

2020-11-26
■業界指,若建屋標準補價措施延伸至農地上,而標準分得太細,有機會暴露政府日後賣地底價。 資料圖片■業界指,若建屋標準補價措施延伸至農地上,而標準分得太細,有機會暴露政府日後賣地底價。 資料圖片

工廈重建做先導計劃 制定各區劃一金額

本港土地供應匱乏,其一大難關在補地價金額上。特首林鄭月娥昨於施政報告宣布,將配合工廈重建項目,推行一項「標準金額」徵收補價的先導計劃,即於不同區域以劃一標準來徵收補地價,目標是於明年初推出。政府消息人士昨指,視乎計劃成效,未來不排除會延伸至農地建屋補地價上,業界相信此舉若能成事,將能加快私人農地建屋速度,有助解決中短期房屋供應。■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政府2年前公布多項活化工廈措施,其中增加舊工廈重建後的最高地積比率兩成最受歡迎,至今累計收到50多個重建工廈申請,城市規劃委員會至今亦已批出當中超過30項申請,可望提供約646萬方呎新的商用或工業樓面。然而,下一步將進入最花時間的補地價階段,所花費時間動輒以年計算,至今已有20多個土地業權人陸續向地政總署提出契約修訂申請。

先導計劃目標明年初推

政府消息人士指,雖然相關工廈重建申請收到50多宗,表面看成績不錯,但當初優惠政策所針對的1987年前舊工廈,本港至仍有約1,000幢,當中單一業主的有300幢。由這個角度看,其實50宗申請所佔的比例屬偏少,政府相信不少工廈業主是因為缺乏重建發展的經驗,認為補地價耗費太多時間以及偏貴而卻步。

為加快活化工廈的措施,發展局推行一項「標準金額」徵收補價的先導計劃,分區域去制定補地價金額水平,並將對外公布,該金額水平主要依據區內過往同類項目補地價水平,希望可以令經驗較少的工廈業主較易「計到條數」,同時亦令補地價進程大幅加快,「基本上一批重建申請就可以進行補地價」。先導計劃的目標是於明年初推出。

政府消息人士指,現時政府主要考慮劃一補地價水平的區域大小,因個別地區中的工廈補地價金額參差,如果整區劃一的話會造成不公平,如果將地區太細分又會失去計劃原意。

此外,據悉今次先導計劃與2年前的活化工廈措施掛u,主要針對措施下申請重建的工廈地盤,政府定一段時期對補地價金額水平進行審視。而如果工廈業主對劃一的補地價水平不滿意,亦可以用舊制與政府商討補地價水平。

值得留意是,政府消息人士昨亦明言,如果先導計劃於工廈重建申請上有效果,未來不排除私人農地亦劃一「標準金額」徵收補價,以加快建屋速度,情況與香港文匯報早前採訪華大酒店投資主席鄭啟文時他的建言相似。

農地縮短磋商補價時間

普縉執行董事及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認為,如果徵收補價先導計劃能應用活化工廈措施上,是一個好方法,更造到承先啟後作用。新安排可以簡化程序,免卻發展時可能面對補價金額的不確定性。

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趙錦權表示,如有關措施延伸至農地及棕地上,將提供誘因吸引更多私人發展商參與發展項目,為市場提供更多房屋供應。

至於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如措施延伸至私人農地的建屋補地價上,可加快補地價速度,但必須留意,香港物業位置是否靠近地鐵站,地價可以相差一大截,如果分區太大,則地皮的真正價值則較難反映。但分得太細亦有不妥,因政府往後仍會持續推出官地,有機會暴露政府賣地底價,從而影響發展商出價。

謝偉銓提醒地價或調高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則建議,香港樓價變動快,「標準金額」的檢討時間可以在半年,但認為措施關鍵仍在補價水平上,如果訂得太高依然無助推進工廈重建步伐,農地比工廈更為分散,故政府以先導計劃方式先觀察在工廈實施的成效是正確方向。他亦提醒措施或會造成另一效果,發展商或農地小業主與其他發展商洽談合作時,會因應政府定價調高地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