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紅樓夢》畫」 窺雕版畫脈絡

2020-12-10
■清道光《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清道光《紅樓夢》一百二十回

《紅樓夢》位居「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高鶚在曹雪芹逝世28年以後,「集腋成裘」、「細加釐剔」、「截長補短」,終於將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公諸同好」,以至於形成「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的盛況。

自清中期《紅樓夢》誕生以來,其出版發行就蔚然成風。目前,大連圖書館藏有清光緒二年北京聚珍堂書坊活字本、清光緒三十四年求不負齋石印本、清光緒上虞羅氏森寶齋抄本等近二十餘種《紅樓夢》。這其中,《紅樓夢》畫也較為突出,它幾乎與《紅樓夢》同時問世。無論同年代的「程甲本」、「程乙本」回目繡像插圖,還是嘉慶年間的附圖和圖譜,或者民國及後來的石版、木版年畫,《紅樓夢》畫隨之風行一時,也因之出現一批以畫演繹紅樓詩文、以畫抒發紅樓幽情的紅樓畫家。與曹雪芹同時代的幾位清代畫家及作品頗受世人矚目,尤以改琦的《紅樓夢圖詠》、費丹旭的《紅樓夢十二金釵圖冊》、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為翹楚。

大連圖書館藏有改琦的《紅樓夢圖詠》兩種,分別為「民國十年(1921年)浙江文元堂刻本」與「日本大正五年(1916年)風俗繪卷圖畫刊行會刻本」。改琦的紅樓人物圖卷,但見「不在施朱傅粉,鏤金佩玉,以飾為工」,線條處清新師古,畫面裏寫意洗練,人物形象空靈自在,留白處可聞鐘鳴鼎沸,密集處計黑當白。不僅如此,透過這兩種不同版本的比較,也可窺見中國雕版畫的發展脈絡及對境外國家的深刻文化影響。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