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收藏 > 正文

參展國寶級文物一覽(部分):

2021-02-04
●瑞鶴圖。(遼博文物圖)●瑞鶴圖。(遼博文物圖)

北宋佚名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卷是目前所知六卷《洛神賦圖》中唯一在畫面中書寫有賦文的宋摹本。人物細緻生動,衣紋秀逸,山石以勾染為主,樹木多夾葉,稍加點染,很大程度保留了顧愷之繪畫的藝術特點。南宋初藏於內府,明代經葉鈳、項元汴等遞藏,清初經王鐸、梁清標遞藏,後入內府,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南宋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唐風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卷以《毛詩·唐風》十二首詩為題材,趙構書詩,馬和之繪畫,各幅相間。書法端謹有致,筆法老勁。繪畫構圖洗練,線條簡潔。此卷南宋時為曾覿收藏,入明經嚴分宜、韓世能、項子京等遞藏。清代先後歸耿昭忠等收藏,後入內府,經《石渠寶笈》著錄。

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為趙佶三十歲時所作,右圖左書,圖繪北宋汴梁的皇城端門之上雲氣浮動,群鶴盤旋飛鳴,姿態各異。還有兩隻白鶴分別站立於屋脊兩端的鴟尾之上,意態優雅閒適。建築以界畫方式繪出,法度謹嚴。畫後有趙佶瘦金書題記、詩文,並款署鈐印。

東晉佚名曹娥誄辭 遼寧省博物館藏

《曹娥誄辭卷》是東漢時上虞令度尚為孝女曹娥所立碑文,其事見於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列女傳》,原碑已佚。因書寫於東晉升平二年,故又名《升平帖》,是現存署年最早的小楷書墨跡。此卷書心有韓愈行楷書題名一行,是存世的韓愈唯一墨跡。

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 旅順博物館藏

此帖行書68字,記載蘇軾與友人通信商量買田之事,字形結構雖鋒芒畢露,但又不失敦厚樸實,尚有《蘭亭》的筆意,又超越於刻意鍛煉。略顯剛柔相濟之態,筆意婉轉,格調淡然,恰好能體現作者意欲歸退卻懷揣不安的心境。此帖經元郭畀、陸友,明沈周、崔深、項元汴等收藏,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北宋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吉林省博物院藏

《洞庭春色》與《中山松醪》二賦,作於北宋紹聖元年(1094),是蘇軾晚年書法精品。前後總計680餘字,為其存世墨跡中字數最多的一件。正文單字大小約如古錢,結體略扁,呈左低右高之勢,下筆從容,行筆流暢中見穩重,通篇精氣內蘊,隱現汪洋浩蕩之象。卷後有元張孔孫,明黃養正、李東陽、王稚登、王世懋、王世貞,明末清初張孝思等諸人跋,《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明仇英赤壁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卷以石青、石綠為主色調,畫蘇軾攜友泛舟夜遊赤壁。本幅布局爽朗、明媚,用筆工細綿密,敷色淡雅清麗,技法純熟穩健,具有筆致墨韻,為仇英佳作。

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 遼寧省博物館藏

《譜圖序》稿是歐陽修所作族譜序文,敘述修譜因由和原則,約作於至和二年(1055)至嘉祐四年(1059)之間。《夜宿中書東閣》是作於嘉祐八年(1063)的一首七言律詩,對仗工整,格律清晰。此卷書法通篇隨意輕鬆,流暢自由,雖多有塗改、增刪,卻毫無故作之意。南宋時為周必大所藏,元代為歐陽修六世孫歐陽耐軒、八世孫歐陽彥珍遞藏,清嘉慶年間進入內府收藏,經《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