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駿 中學教師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 青年民建聯副主席
瑞典服裝品牌H&M近期在內地突然「名聲大噪」,陷入民眾怒火包圍之中。原因是這家企業官網有一個「盡職調查聲明」,指因新疆出現所謂「強迫勞動」、「歧視少數民族」,因此決定停止新疆棉的採購,換句話說,H&M全球所有的供貨商都必須簽署承諾書,承諾不使用新疆棉,否則結束合作關係。中國作為該集團全球第四大市場,零售店舖佔整體比重近一成,為何在西方製造謠言攻擊中國的時候,罔顧企業利益,主動站出來當所謂的「人權衛士」呢?抑或是新疆棉質量特別差嗎?
事實上,新疆地區的棉花種植從播種到採集,基本上越來越多自動化、機械化的裝備參與,機械採棉面積已達1,600萬畝,當中北疆地區九成以上棉田已實現全面機械化,根本上就不存在少數民族被迫勞動採集的問題。其實打擊新疆棉這個套路之前對烏茲別克就曾經用過,在發展中國家不讓棉農用手採集棉花,美其名曰保障人權,實際上就是打壓發展中國家的棉花產業發展,變相限制其經濟發展。
讀者或者會好奇打壓低價的發展中國家產品對於企業有什麼好處呢?這就與營銷界那句名言有關,「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做產品。」頂端制訂標準的權力永遠都在這些企業聯盟,只有標準制訂權,大企業就可以一直壟斷市場。而這個標準就是在H&M背後那個控制全球棉花的行業協會--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手中,這個協會對於棉花產品做認證,制訂標準,只要企業需要出口棉織品到其他國家,就必須按照這個協會的準則。加入協會既要交會費又要完成課程,而且每一筆交易要得到認證又要繼續交錢,這個費用更是按照這筆貨物的同紗重量來計算,而且這個會費必須每年繳交,否則除了被取消會員資格,更會被列入市場黑名單。因此這個協會變相成為吸血鬼般不斷吸取各大企業的利潤,早在去年3月,協會宣布終止平台企業進口新疆棉花後,多家企業被迫跟從協會決定簽署。而H&M只是這場打壓的「排頭兵」。
從整體來看,這一次西方企業針對的雖然是中國紡織產業,但必須認識到背後的推手不會是企業本身,而是整個以歐美為首的西方陣營。中國在實現偉大復興過程中,將不斷面對西方各類打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這些企業為了所謂的「人權自由」針對中國,他們應該放棄一邊賺中國人民的錢、一邊帶頭抹黑中國的妄想。事件亦讓國人警醒,這可能是我們支持中國品牌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因為企業必須做大做強才可以進一步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否則被欺壓的永遠都會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