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世紀40年代的維港鳥瞰圖。
上星期,本港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指,保育工作不應只是一班保育人士的工作,商界及所有市民亦要多多參與,為整體社會利益作一分承擔。一般市民認為,保育只是保留文物和建築物,但其實最重要是保留回憶。
政府透露,有關當局快將公布一份包括了約1,400幢文物建築的完整古蹟名單,令本港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領受「免死金牌」—「肉體」是得以留住,但沒有「靈魂」,文物便沒有生命。而市民的回憶就是「靈魂」,若要「招魂」,便不能往書卷堆裡找,必須跑到街上「呼喊」它「回來」。近年,學者們便不斷提倡「口述歷史」,呼籲市民踴躍參與歷史保育。文:呂瑋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