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歷史建築有市民的回憶才有價值。圖為一級歷史建築南固台。
近30年,「口述歷史」(oral history)在華人地區已逐漸成為史學家、學術機構蒐集歷史資料一種重要形式。它主張蒐集受訪者的親身親歷以及所見所聞,通過口述和筆錄,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彌補文獻的不足,有別於傳統以文本為主的歷史研究方法。
口述歷史是一種搜集歷史材料的途徑,有關材料源自人類記憶,由歷史學家、學者、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身活在歷史現場的見證人,以文字筆錄、影音等方式收集作日後學術分析。這些材料,相比傳統經史家從歷史文獻中「提煉」出的成果,更有立體感和生命力,可作為貼近歷史事件的具體補充。歷史目擊者很多已是年屆高齡的長者,口述歷史的好處,就是能向無力以流暢文字表達心思意念人士搜集資料,當代的南京大屠殺、文化大革命等許多史料都是來自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是一種以人為本研究方法,由個人親述生活和經驗,訪問中能發揮互動作用,受訪者可即時澄清,訪問者亦可即時追問,深入啟發及刺激受訪者記憶,是其中一種發掘歷史盲點的方法。在很多時候,官方文獻論述戰爭責任、施政和過失時,都會較為保守,口述歷史正好發揮監察作用,史家把口述與文獻互相比較,為真相把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