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按摩師曾到突破機構進行按摩服務。
文:林意生 圖:受訪者提供
所有生意人都不想賠本,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店舖相繼倒閉,其他能夠撐得住已算僥倖,像經營社會企業(社企)要管理營運與利益,還要兼顧社會責任,似是無法做到。記者訪問了幾位社會企業者,他們的付出,體現出社企在金融海嘯中仍能有所作為,以及社企對社會的重要性。
愈來愈多人明白一間企業可以做的,不只是賺取最大利潤,還可以為社會做點事。社企就是以商業營運模式創造社會價值,以達成肩負社會責任的使命。近年形形色色的社企相繼出現,像這次受訪的人物,有從事城市規劃和文化研究出版以至展覽的鄭敏華,也有負責沙田、葵青、荃灣青少年個案、在顯徑開設咖啡店的社工梁錦玲,以及招納低學歷婦女、推行「到會」按摩的李嘉麗,還有僱用殘障人士作蔬果加工人員的翁文智,她們每位都有造福社會的理念,迎著巨浪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