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 德
由於電影《葉問》叫好叫座,傳聞中央電視台藉機開拍電視劇《葉問》,並擬邀有深厚功夫根底的趙文卓或吳京演出葉問角色。也許,中央台有《李小龍傳奇》珠玉在前,雖然此劇在香港觀眾或熟悉香港的觀眾眼中,簡直胡亂堆砌、錯漏百出,但在大部分內地觀眾眼中,卻是新奇吸引,有很高收視率。所以,中央台趁勢「再斬四襾」,拍完李小龍再拍其師父葉問,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據葉問生前向眾徒弟自述,詠春門派有戒條,就是「發揚光大,有違祖訓」,因這拳術屬於福建南少林一脈,相傳由五枚師太所創而秘傳,專門用以克制歸降清朝的少林叛徒。就是葉問少年習藝之時,詠春師父收費昂貴,擇徒嚴謹,再就是異常低調,鮮有露兩手者。佛山乃武術之鄉,各門各派雲集,但若非葉問後來南下香港,又有李小龍日後揚威國際,相信一般人對詠春知之甚少。
由是之故,電影《葉問》內虛構情節已經夠多的了,只是篇幅不長,個半小時匆匆而過。但電視劇相對較為長篇,虛構情節將「更豐富」!本來,這也不是甚麼問題,編劇之職,根本就是無中生有,無事生事,小事化大。但有《李小龍傳奇》之「天馬行空」在前,實在不敢想像將來電視劇《葉問》會變成甚麼樣子!
再者,在演員方面,趙文卓與吳京皆有深厚武功底子,這是不爭事實。但兩者皆習北派出身,要他們熟習短橋窄馬的詠春拳,更須演活詠春宗師的風範,則恐怕不易!別以為甄子丹可以,就全部武打演員都可以,甄成功演活葉問是個異數,首先是其武學淵源,再者是那年代的人,多少有點崇拜李小龍,從小模仿其出拳,又多留意詠春的典故,凡此皆有助甄子丹融入角色。再加上武術指導洪金寶表現出色,以及甄子丹勤練整年,總之成功背後有很多原因。若然中央台繼劣評如潮的《李小龍傳奇》之後,再出一套同樣「天馬行空」的電視劇《葉問》,則有恐損害其金漆招牌也。
說起來也唏噓,葉問原為佛山世家子弟,當年南來香港,為稻粱謀任教港九飲食業公會、九龍巴士職工總會,把這門向來秘傳的武術,在香港九龍深水埗開枝散葉,至今很多飲食業界老前輩、原九巴老職員,都因緣際會學得一代宗師的真傳。正是名師出高徒,眾多高徒又把詠春發揚光大,傳到七洲五洋全世界,如今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街頭、美國各大城市等,無論皮膚為黑、白或黃,都有人懂得擺出詠春標準架式。
時代不同了,社會也進步了,「反清復明」已成歷史名詞,南少林就算有叛徒,亦毋須以詠春拳克制之。數十年間,詠春拳由葉問帶來香港,復由香港邁向國際,再由港產電影將其帶到北京,可能登陸中央台電視劇,如此曲折之路,反映近代武林歷史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