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伊斯蘭革命30年 伊朗艱難前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今日是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30周年。30年前,一場宗教革命推翻親美王室;30年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經受了兩伊戰爭和國際制裁的考驗,但保守派和改革派就民主、自由和女性權利等基本問題存在分歧(見另文),經濟自給自足仍是未達成的革命理想,伊朗的伊斯蘭民主之路仍在摸索中,新的考驗和挑戰將接踵而來。

 1979年初,伊朗示威民眾高呼「獨立、解放、伊斯蘭共和國」走上街頭,推翻美國扶植的巴列維國王,於2月1日迎回流亡國外15年的宗教領袖霍梅尼,並在他的領導下建立一個摒棄所有外國勢力干擾的伊斯蘭共和國。

 雖然政治上取得獨立,但30年來,輪番執政的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均未能取得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和孤立政策下,伊朗經濟至今仍然面對欠缺資金和科技、高通脹、財政負擔過重等重重困難。

 伊斯蘭革命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釜底抽薪,中止對伊朗的資金和科技支援,又先後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5項針對伊朗的制裁決議,嚴重滯礙了伊朗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核電技術的發展。

 例如布什爾的核電廠在革命前得到德國西門子提供技術協助,但革命後德國拒絕繼續協助,伊朗要尋求俄羅斯工程師完成工程。伊朗的碳氫化合物工業也一樣,最初得到美國和英國的協助,後來要尋求中國和馬來西亞協助。

糧食機械依賴進口

 2004年,伊朗曾經聲稱小麥產量已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但由於國內需求不斷增加,4年後也要從外國入口500萬噸小麥。除了入口食物,伊朗還要靠外國入口金屬、機器設備和汽油。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一直希望大量投資國內科技項目刺激經濟增長,但結果只能利用賺取的油元購買入口貨,估計到3月結束的財政年度,伊朗入口金額多達700億美元(約5,460億港元)。

現實利益漸超宗教教義

 經濟學家伊達拉蒂安認為,革命道路妨礙了伊朗經濟快速增長,「如果我們沒有破壞與西方的關係,如果我們沒有受到制裁或(兩伊)戰事……我們的經濟增長會改善,而且代價不會這麼高。」

 但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希望既堅持獨立自主,又能夠邁向富強。他曾經說過,國家利益應勝過宗教律法的約束。宗教領袖們上台後的確作過讓步,例如節省日光的政策曾經因宗教原因被否決,後來因要節省電力已重新實施。■本報綜合外電報道

1979年幾個關鍵日子

1月16日

伊朗國王巴列維逃出國;

2月1日

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從巴黎返回伊朗;

2月11日

霍梅尼掌權,這一天被定為「伊朗革命日」;

4月12日

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蘭共和國;

11月4日

伊朗學生佔領美駐伊使館,將52名員工扣為人質。

年中大選 兩派角力

 「獨立和自由」被伊朗人視為「伊斯蘭革命」的兩大核心精神,伊朗的國家獨立已舉世公認,但國民的自由仍存在爭議,這已成為伊朗改革派和保守派兩大政治和宗教勢力角鬥的焦點,勢將成為今年6月總統大選的議題之一。

 許多宗教領袖認為,由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奠定的伊朗政體是理想的,即「一個遵守伊斯蘭教義的、人民推選執政者的共和國」;但一些溫和派和改革派則不滿現有角逐公職的候選人需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審查。

 屬於中級教士的加拉維安表示,伊朗宗教領袖管治國家的工作做得很好,贏得很多人的尊重。他說人民現在的生活好過革命前,並贊同憲法監護委員會對候選人資格的審查。許多保守派都認為,這種審查是「民主」的補充,可防止無能的人或鼓吹政教分離者上台。

 但也有思想較加拉維安開放的宗教領袖,81歲的桑尼是其中之一。他認為人民對不自由的選舉過程缺乏信心,並指女性應該擁有與男性相同的權利,甚至可以成為最高領袖。作為霍梅尼的追隨者,桑尼相信政教合一,只是「國家領袖誤解了宗教律法和伊朗憲法」。他說由於自己對政府的批評,意見受到打壓。

總統連任受挑戰

 如何平衡國家利益和宗教觀念,如何兼顧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亦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間的爭論焦點。伊朗去年通貨膨脹率達到30%,政府石油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於各類補貼:住房、就業、麵包、大米、藥品、汽油等。

 改革派批評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的降息和繼續派糖的經濟政策,未能削減財政壓力,指其意在為6月12日的總統大選中角逐連任做準備。改革派代表人物、伊朗前總統哈塔米已宣布將再次參選,挑戰立場強硬的艾哈邁迪內賈德。■本報綜合外電報道

美伊斷交30年:從對抗邁向對話

 一名伊朗政治分析家表示,美國可利用高科技衛星拍攝到伊朗的情況,但他們不明瞭伊朗人的想法。或許現在是該了解伊朗民心的時候,美國奧巴馬政府近日表態願意與伊朗直接對話,推動民間交流,伊朗則審慎回應。

 美國副總統拜登7日表示,美國願意與伊朗就核問題直接對話;翌日,伊朗議長拉里賈尼回應,表示只有美國在其根本戰略上作出改變,才能為伊美直接對話創造條件。此前,伊朗外交部還以申請簽證較遲為由,拒絕了美國女子羽毛球隊赴伊訪問。

 伊朗擔心,美國政府的變化只體現在用詞上,如果仍就伊核問題採雙重標準,則難以實現相互尊重與平等基礎上的對話與和解。

制裁孤立無效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係密切;革命後,伊朗學生扣押美國駐伊使館人員,引發人質風波,兩國關係惡化。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此後美國對伊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朗則視美國為敵人,兩國關係從此處於嚴重敵對狀態。

 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支援伊拉克。1988年8月停火後,美國表示願與伊朗緩和關係,但遭拒絕。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上任後,華府仍以伊朗「支援國際恐怖活動」為由,對伊採取政治孤立、經濟制裁和軍事施壓的政策。

 布什入主白宮後,特別是「911」事件後,美國對伊朗政策日趨強硬。美不僅稱伊是「邪惡軸心」國之一,還將之列為支援恐怖活動「最積極」的國家,繼續對伊實行制裁。

 2003年初,美國多次指責伊朗秘密研製核武器,並向伊朗施壓。2005年6月,在核問題上態度強硬的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總統後,美國又力促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伊朗的兩項決議。■綜合報道

反美反獨裁催生伊斯蘭革命

 每年的2月1日至11日,伊朗都會舉辦為期11天的「10日黎明」慶典活動,以集會、遊行和文藝表演等形式紀念這場「伊斯蘭革命」。由於今年是伊朗曆的閏年,慶典活動從公曆1月31日開始至今天(2月10日)結束。

 30年前的伊斯蘭革命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起因可追溯到1953年。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為石油利益扼殺伊朗的初生民主,陰謀串通伊朗軍隊將石油企業國有化的民選總理莫薩德赫推翻,協助流亡羅馬的伊朗國王巴列維返國。

 巴列維重執王位後,出動秘密警察鎮壓和迫害共和派、左派和穆斯林保守派反對黨,並依靠美國的武器裝備軍隊,維護了王位的穩定。

 1960年代,巴列維開始推行工農業改革。這場自上而下的不流血「白色革命」,原本是想通過土地改革、給婦女選舉權、工人參加分紅及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讓伊朗快速走上一條現代化資本主義道路,但由於政權缺乏獨立自主的先天不足,再加上以獨裁的方式推動民主自由的悖論,遭遇國內各派勢力的反對。

霍梅尼領導推翻親美王室

 激烈批評白色革命違反伊斯蘭教法的宗教教員霍梅尼亦被捕,於1964年流放到土耳其,後被押往伊拉克定居13年,至1978年10月轉至巴黎。在流放期間,他領導推翻巴列維統治的運動。

 1978年初,伊朗爆發反王室、反美國的示威浪潮,與警方暴力衝突不斷,巴列維的地位岌岌可危,美國也拋棄了這位當初的盟友,沒有像1953年那樣幫助他。伊朗軍隊於當年11月接管政權,巴列維於翌年1月逃離伊朗。

 霍梅尼同年2月1日從巴黎返回伊朗,10天後便執掌大權,並於4月12日宣布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他於1980年據新憲法成為宗教領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伊朗後來把2月11日訂為「伊斯蘭革命日」。  ■綜合報道

首位女副總統:當年攻佔美使館防政變

 美國佛蒙特公共電台記者辛特在伊斯蘭革命30年之際返回伊朗,作出系列報道講述30年來伊朗的變遷。其中訪問了伊朗前副總統,也是伊朗首位女性副總統埃卜特卡爾。埃卜特卡爾表示,當年學生搶佔美國使館的行為是正當的,是為了防止革命政權再遭扼殺。

 現服務於德黑蘭城市議會的埃卜特卡爾,30年前曾作為佔領使館學生的發言人,出現在公眾面前。埃卜特卡爾是一位改革型的政治家,她表示到今天來理順那個革命時代和伊朗與美國的關係,都必須承認學生搶佔美國使館的行為是正當的。他們這麼做是旨在避免重演1953年中情局支持的伊朗政變,而那次政變顛覆了伊朗的民選總理。

承認人質事件影響伊朗形象

 埃卜特卡爾解釋道,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不難發現那些學生認為自己的國家還很弱,非常需要革命。而美國並不認同當時發生在伊朗的革命,也沒有真誠地體會到革命的目的。學生勢必會聯想過去,覺得美國會作出任何舉動來顛覆革命成果。

 另外,埃卜特卡爾承認人質事件給伊美關係帶來了巨大的陰影,也讓世界對伊朗產生了很多負面理解。  ■美國佛蒙特公開電台

德黑蘭一城兩面 南「土」北「潮」

 伊朗舊稱波斯,有2,500年的歷史,首都德黑蘭既展現出傳統樸素的一面,也有繁華現代的一面,每天有多達1,000萬人走在街上,肩摩轂擊,彷彿是新舊伊朗的化身。

 德黑蘭繁盛的歷史並不長,200年前還只是個小鎮,如今已是伊朗的最大城市,到處都擠得水洩不通。公共交通不敷應用,連的士也要和陌生人一起坐。繁榮的代價是污染,有醫生表示,污染問題不單影響大眾的身體健康,連他們的情緒也深受困擾。

 德黑蘭南部居民生活較貧困,破舊的樓房外晾曬著衣物,巷裡流傳著傳統音樂。北部則是鬧市區,高樓大廈林立,路旁滿是電器店和時裝店,走在街上的女性都穿高跟鞋和貼身的衣服,南北兩部分的強烈對比反映出伊朗的矛盾、問題和機遇。  ■美國佛蒙特州公共電台

相關新聞
伊斯蘭革命30年 伊朗艱難前行 (2009-02-10) (圖)
以色列明大選 鷹派重新崛起 (2009-02-09) (圖)
美改外交戰略 重心移向亞洲 (2009-02-07) (圖)
民企隨溫總訪英 覓倫敦奧運商機 (2009-02-05) (圖)
準內閣一波「三折」 奧巴馬認錯:我搞砸了 (2009-02-05) (圖)
黃嘉純:北上聯營門檻高 港律師有心無力 (2009-02-01) (圖)
600萬民工湧貴陽 (2009-01-24) (圖)
花旗大瘦身 切割好壞資產 (2009-01-15) (圖)
就職典禮綵排 「A貨」小奧宣誓 (2009-01-13) (圖)
美報財困賣盤 加報裁員一成 (2009-01-11) (圖)
中央遏歪風 嚴打公款出遊 (2009-0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