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寫我遊情•越來越胖的一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0]     我要評論

遨 天

 根據二零零七年五月份美國Washington Post報道:在一九六三年時,美國十歲的女孩子平均體重為七十七磅,今時的平均體重增至八十八磅;而男孩子平均體重則由七十四磅,升至今時的八十五磅。(註:在十歲時女孩子發育比男孩子早,常較高及較胖)

 在二零零三至零四年度,六至十一歲的美國小孩中,百分之十九屬於癡肥,數目之巨令人咋舌。

 有報道說,平日保持健康飲食的美國人不足百分之二,他們也有吃蔬菜,可是這蔬菜主要是薯仔,當中幾成還是來自薯仔製成的炸薯仔或炸薯片。

 汽水也是另一源頭。過去二十年來汽水的飲用量在美國上升了百分之三百。其他新出的飲料包括咖啡等,也未取代汽水的地位。我們所見,在售賣機出售的一瓶汽水,為一點二五美元,與一瓶清水的價錢相若,在市場導向下,一般人都寧願買汽水而放棄喝清水。

 在美國生活的日子,最令我感慨的是飲食選擇太少。早餐份量必大,多是煎蛋、香腸及甜圈餅、加糖乳酪、糖漿鍋巴等醣份及熱量高的食物。午餐又怎樣?在方便的快餐店,都是甚麼漢堡包、煎炸之類的高油量食物,以及杯子差不多一呎高的汽水。你想要份量細一點的?沒有。

 再說,美國一般餐飲價錢較香港貴得多。較便宜的是方便快捷的快餐或簡便的餐館,但供應的健康食品委實不多,找到真是「健康食品」又著實不便宜。

 平均四分一的美國人每天要光顧快餐店一次。而這一代人比上一代攝取的熱量多出兩成。這些都是美國人過胖的主因。

 以我所見亞洲移民的第二代也傾向肥胖,這除了食物外,飲食習慣是最大的影響。美國食物包裝上現在都有熱量指引,但老實說有多少人能長期依足熱量計算進食? (二)

相關新聞
百家廊•內地學生乃香港寶貴資源 (2009-02-20) (圖)
杜亦有道•南北走佬 (2009-02-20)
扶林晚風•宜興大覺寺 (2009-02-20)
一網打盡•紅色警告 (2009-02-20)
琴台客聚•詠春有無限創作空間 (2009-02-20)
翠袖乾坤•皮與鼓 (2009-02-20)
寫我遊情•越來越胖的一代 (2009-02-20)
百家廊•發達國爭相招攬中國留學生 (2009-02-19) (圖)
生活語絲•三次登岸一天半 (2009-02-19)
思旋天地•知慳識儉 (2009-02-19)
海闊天空•寓健身於歡聚天倫 (2009-02-19)
琴台客聚•禮下於人 必有所求 (2009-02-19) (圖)
翠袖乾坤•鹹豬手 (2009-02-19)
獨家風景•情書.情藥 (2009-02-19)
百家廊:養老保險:改制掀爭議 (2009-02-18) (圖)
琴台客聚:三劍俠——梁羽生 金庸 陳凡 (2009-02-18)
翠袖乾坤:黎姿開心做馬太 (2009-02-18)
路地觀察:中區古蹟建築群 (2009-02-18)
杜亦有道:梅蘭芳題外話 (2009-02-18)
思旋天地:歷史時刻 (2009-02-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