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海定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唐偉章 回流掌理大 為家作貢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9歲赴美成就學問 30載後返港樹人

本報記者 任智鵬、覃卓嘉

 少小離家老大回,遊子在外掙扎拚搏,一去數十年,對家鄉的思念,卻在年紀漸長時油然而生。於香港土生土長的理工大學新任校長唐偉章,在19歲時收到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一張去美國的單程機票,從此遊子便於彼邦追求學問與事業,穿梭於美國多個城市的大學及研究機構,也在當地落地生根。超過三分一個世紀過去,感性上唐偉章因「年紀關係」而想到落葉歸根,理性上他又清楚見到香港及內地高等教育急速發展的機遇,去年,理大校長的聘書成為他收到的另外一份重要「禮物」,為他提供機會,回流為自己的「家」作貢獻。

 上任僅2個月,唐偉章日前應本報邀請接受回港後首個主流媒體專訪,分享其遊子的心路歷程。30多年前,香港升大學機會其實不高,出國留學成為不少年輕人的選擇。72年他在基教書院中學畢業後,便踏上其遊子之路,「我是在生日當天出發的,所以我經常也笑說,自己19歲的生日禮物,就是一張去美國的單程機票呢」。

心中「天命」 為港貢獻

 其後,唐偉章過著艱苦的留學生活,但也能成功進入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院,並在博士畢業後開展其學術生涯。而他的事業亦是「步步高升」,於96年及00年,先後被邀當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再成功獲選為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及應用科技學院院長,足跡遍及美國東西兩岸。

 人說「五十而知天命」,赴美整整30年、早於當地落地生根的唐偉章,在02、03年間踏入50歲時,他所知的「天命」,似乎就是為久別的出生地—香港作貢獻,「我想是因為年紀關係,那時候突然開始起了一個念頭,覺得我已於多間大學工作過了,如果有機會為香港效力,那會是一件好好的事」。

舊同學成功給他信心

 亦是在那些年間,拜互聯網發達所賜,唐偉章成功與一班30年沒見的中學舊同學聯繫上,於三藩市舉行了數十人的小型聚會,他在香港的「根」也於不知不覺間被牽引。「之後在美加及香港,我們也辦了數次聚會,參加的人越來越多;見到很多舊同學在港發展得很成功,就好像潛意識給了我信心,若有朝一日回港發展,我應該也行吧」。

 不過唐偉章指,當時有關想法其實仍很初步,適逢科技大學成立不久,他經學界朋友推薦下,成為該校工學院顧問委員,「那樣我便可不時回香港交流,又能多探望父母,同時也給予我機會,對香港的變化,慢慢重新再次認識」。

 另一方面,香港及內地高等教育的提升,也是吸引唐偉章回流的因素。他坦言,在工作上自己當過系主任及院長,大學行政經驗不少,對回流香港教育界、活用自己能力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同時,近年國家對教育的支持更是「越做越強」,學者於國際發表的研究成果也備受重視,「我覺得,如果能在過程中出一分力有所貢獻,將會是一個很寶貴的機會」。

中港發展吸引其回流

 到了07年,遊子的機會來了,理大前校長潘宗光準備退休,當時有獵頭公司接觸唐偉章,了解其是否有興趣候選校長,他即欣然答允接受挑戰。不過他亦指,一開始只是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當初我沒有想過會成功,所以一直也沒有告訴在港的父母,免得他們希望變失望」。後來隨遴選過程進行,土生土長加上近幾年來為科大當顧問,唐偉章已能基本掌握香港高等教育界及社會的運作,亦讓他感到「越來越可能」,他笑言:「之後的事(順利獲選),大家也清楚了啦。」

恩師田長霖身教 成人生轉捩點

立志從教 唐校長的恩師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已故國際知名教育家田長霖,負責指導其碩士及博士論文。他坦言,除學術及知識的傳授外,恩師的「身教」亦是他決定投身大學教育的轉捩點,其鼓勵自由思考、引領學生大膽嘗試的教導方式,更為他畢業後當上教師帶來重要啟示。

 在94至96年間,唐偉章曾連續3年獲PiTauSigma學會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分部選為最佳教師,又曾獲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頒授教育獎。他將這些成就都歸功於曾跟隨田長霖學習的經歷,「田老師是個很出眾的教育家;大學畢業後我曾感到有點前路茫茫,不知要往哪一方向;是遇上了他,令我對教育產生興趣,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所以立定決心教書,投身大學教育」。

創具特色教學法獲獎

 田長霖特別鼓勵學生自由發展研究方向,並從旁提供意見,引發其主動學習興趣,「他要我們自己去探究及解決問題,雖然有時解決不了,但在過程中卻往往學習到另一些知識」。

 到90年代唐偉章已是獨當一面的學者,恩師的教誨經10多年的醞釀,讓他成功發展出具特色的教學方法。他認為主動學習可事半功倍,所以帶領工科學生走出講室,到發電廠、企業實驗室實地視察,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應用,啟發興趣,就當時工學院傳統的上講座、記公式教學模式來說,無疑是一種突破。不過,他謙稱,能獲(教育)獎只因當時這種模式較少人採用,其實我也不是第一個這樣做,不算甚麼創新;不過當然之後有更多人效法,現在變得更普遍,已成為主流了。

延續潘宗光先見 加強與內地合作

根基穩健 對唐偉章來說,推進理大於內地發展亦是其重要任務之一。雖然離港30多年,但他一直與內地高等教育有密切的聯繫。早於90年代初,他已與內地大學學者合作進行學術研究項目,而於喬治華盛頓大學擔任院長期間,更不時親赴內地處理招生事務,經驗豐富。

為香港為國家作貢獻

 95年唐偉章尚在美國發展時,已與內地學者合作進行研究項目,又不時於地區及國際學術會議交流,對內地高校發展保持了解。而擔任喬治華盛頓大學院長後,他更參與不少內地招生事務,「內地生對海外升學的需求越來越大,初時學校中國留學生並不多,但我們也有與內地中學建立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獎學金,近年已增至每年取錄過百人,包括本科及研究生。」其豐富的經驗,對理大招收內地生將大有幫助。

 唐偉章又指,因前校長潘宗光的先見,理大早年已率先開始與多間內地大學建立夥伴關係,現多個省份均設協作教學中心,根基穩建。他認為,未來理大可與內地加強研究的合作,特別是配合珠三角整體發展的機遇,為香港以至國家發展作貢獻,「未來20年珠三角發展將會更重要,要如何發揮理大的影響力,我與同事都在循這方向思考」。

留美放假打工 日做13小時

半工半讀 上一輩的留學生,求學路比現今青少年艱辛刻苦得多,唐偉章也不例外。雖然他父母除了一張「單程機票」外,還能支持其留美首年的費用,但第二年開始,他便要經常為金錢而奔波,除校內兼職外,長假期時更一日打兩份工,日做13小時,「當時吃的穿的都好慳,最重要是可賺夠錢交學費及生活費」。唐偉章在美國留學的首站,是威斯康辛大學史匹瑞亞(Superior)分校,由於天氣寒冷,又經常下雪,他坦言生活並不舒適,但年輕的心不知天高地厚,他反而覺得很有趣,「那時甚麼也不怕,只覺得好好玩,還記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雪呢」。

 在第二年他轉校往兄長所在的俄勒岡州州立大學,選讀機械工程,也開始了半工讀的刻苦留學生涯,平日要上課的日子他都積極爭取機會在圖書館兼職,或在校內當教師助理及評卷員,長假期時更需要大舉「出動」,「一日要打兩份工,早上有8小時到罐頭廠做工,將食物入罐,之後再回圖書館,一天要做足12、13小時啊」。

「理大鄭少秋」曾經是「長毛」

官仔骨骨 身高逾6尺的唐偉章,因其修長且官仔骨骨的外形,甫出現在傳媒跟前,即被稱為「理大鄭少秋/秋官」;而他喜愛栽花、種滿全個庭園的興緻,更為這位工科出身的校長平添不少文人風雅。不過,唐校長過去其實隱藏著一個「秘密」,原來他大學時代長髮披肩,可說型味十足,甚至當年拍畢業照時亦維持這個造型,現時該相片仍高掛在其母校俄勒岡州州立大學工學院會議室內,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工餘興趣彈吉他

 唐校長早前已說過,彈結他是其工餘興趣之一,更有意為理大學生表演;而在大學時代,他亦留著當時年輕人流行的長髮,甚至拍畢業照時也長髮披肩,與現時「理大秋官」的形象大相徑庭。他笑言:「其實我只是疏於打理,還有當時真的很流行嘛。」他指由於母校傳統上會將所有畢業生的小照片掛於會議室牆上,「若你(指記者)有機會,也可去參觀一下」。

 上任兩個月,現時唐校長的太太亦已隨他回港,所以其在華盛頓的舊居正丟空,他坦言,舊居中仍有不少「心血」令其掛心,需要想辦法好好處理。原來唐校長熱衷栽花,舊居幾乎整個前園都是其作品,玫瑰、百合等各式花朵,五彩繽紛,「但現在它們都沒人打理了,真是好慘……」

太太做曲奇餅享知名度

 唐校長又透露,尚在華盛頓當院長時,每星期都會舉行「自由茶敘時間」,讓學生及同事在無預約下到學院會議室,一起品嚐中國茶及閒談,大家亦可透過輕鬆對話減壓,「那時我太太常常會製作曲奇餅,學生都讚不絕口,漸漸地她的『知名度』比我更高了」。他指稍後有意將類似的輕鬆對談引入,但具體落實模式仍需要研究,以配合理大師生的情形。

相關新聞
唐偉章 回流掌理大 為家作貢獻 (2009-03-04) (圖)
徐錦祉酒店臨「寒冬」 「抱團」可取暖 (2009-03-03) (圖)
王坤讓居民有安樂窩 (2009-02-25) (圖)
曾繁光 出位精神醫 率性醫心疾 (2009-02-11) (圖)
周伯展 為國人亮睛上癮 樂意「戇居」20載 (2009-0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海定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