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研究發現,27.2%受訪者表示,縱符資格,也不會申領綜援。本報記者聶曉輝 攝
【本報訊】(記者 聶曉輝)香港綜援制度原意是協助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應付生活基本需要,但由於申領綜援人士過去一直被社會「標籤化」,令有實際需要人士卻步。樂施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27.2%受訪者表示,自己一旦有經濟需要而符合申請資格,也不會申領綜援。
該中心今年1月以電話訪問了1,195名市民,近3成表示合資格亦不會申領綜援的受訪者當中,68.2%表示因為「不想依賴政府」,亦有27.2%受訪者基於「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及家人」,亦有16.5%受訪因「申請手續繁複」而卻步。
樂施會香港部總監何渭枝指出,綜援戶被歧視情況依然嚴重,希望政府加強教育,減少他們被不合理歧視的情況,重建大眾對安全網的信心,讓有需要人士得到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