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唐睿 @ 巴黎
長久以來,一個地方的經濟與文化發展都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而在我們熟悉的例子中,一般都是先有穩固的經濟基礎,爾後方見有長足的文化發展。然而世事總有例外,法國西部小城安古林姆 (Angouleme)就是一個憑藉文化活動而搞活經濟的典型例子。
在今日的法國,安古林姆這名字跟漫畫藝術,已可謂有著難以割斷的關係。今時今日,人們已經習慣將自1974年開始,每年一月在這小城裡舉辦的「安古林姆國際漫畫節」 (Festival de la bande dessinee d'Angouleme)簡稱為「安古林姆節」 (Festival d'Angouleme),由此可見,漫畫藝術已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標誌。
在成為文化名城之前,安古林姆的名字在法國可說是鮮為人知。在「安古林姆節」成為法國文化盛事之前,人們若是知道安古林姆這個名字,大概也是跟二十年前的一宗政治醜聞有關。據說在1989年,安古林姆的眾議員兼市長尚-米肖˙布尚雄 (Jean-Michel Boucheron)在市議會選舉敗北後,被人發現他在任職期間共虧空了城市庫房一億六千四百萬法郎,而他本人在為安古林姆地區政府留下了十二億法郎的債務後,就悄悄跟情人逃到阿根廷開餐館去了。布尚雄雖然在1997年被逮捕並引渡回法國受審,但安古林姆的許多基建卻因這宗貪污案而受到影響,被迫停工。
「安古林姆國際漫畫節」正是在城市面臨這樣的一種經濟逆境時慢慢成長過來的。
很難想像,這個今日得以佔用舊城區大部分地標建築物作為展館的漫畫節,竟是源自二十七年前的一個漫畫展,當時出席的漫畫作者、出版商、書商以及讀者在出席了十五天的展覽後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市政府就決定再籌辦一個漫畫沙龍,舉辦的日期為1974年1月,而這就是第一屆的「安古林姆國際漫畫節」。
早期出展「安古林姆節」的,主要都是法語系國家,而中國讀者很熟悉的《丁丁歷險記》的作者艾爾吉,亦是早期「安古林姆節」的主要嘉賓。到了1982年,「安古林姆節」更進軍紐約,在當地舉辦了一次展覽,這一方面促進了兩大西方漫畫系統的交流,同時亦加強了「安古林姆節」的國際性。千禧年過後,「安古林姆節」更開始將視野轉向亞洲,於是2001年的「安古林姆節」就順理成章地邀請了漫畫大國—日本,作為該年的參展榮譽國。其後為了更進一步向讀者介紹世界各地的漫畫,大會在之後幾年更積極邀請韓國及中國的一些年輕漫畫家出展,而其中,香港的獨立漫畫作者 (李)智海和阿德 (楊學德)亦皆獲邀出席展覽。
「安古林姆節」之所以成功並不單單在於展出漫畫,而是在於他同時造就了其他經濟及文化發展。因展覽讓城市成為了國際漫畫出版集散地,於是一些版權處理辦法和商業法案也就隨著發展出來。另外為了推廣漫畫創作,安古林姆藝術學院自1982年起,更開設了「漫畫作坊部」,到了2001年,大會更專門針對漫畫就業的可能作了一系列的推廣及介紹。此外,展覽亦刺激了跨媒體的合作,例如動畫、漫畫劇場甚至有漫畫家「展出」24小時生活的行為藝術表演等等。
當然,最直接受益的,當數安古林姆的旅遊業。今年出席漫畫節的遊客約有二十二萬人,這對這人口只有四、五萬的小城而言,是個不可小看的數字。從安古林姆這套以文化帶動經濟的逆向思維,我們看到了文化發展怎樣活化,並帶動了這個一直僅以造紙包裝、海軍裝備以及電子零件為城市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