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一生活在考試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取得學位是否意味可以輕易找到工作?

歸 一

 友人離港,往法國昭君出塞;浪蕩於世界南端的好友,即將再進一步探訪人類學家筆下的世界;還有準備放棄安定的工作,投身不可知職場的老朋友。

 這一切令我想起「資歷架構」。

 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做「資歷架構」這個即將影響你一生的玩意。不,它可能不能影響你,因為它在2008年才推出,待他成為不可抗拒的龐然巨物時,你可能已經退休,但是,可以肯定地說,你的下一代必然地活在它的陰影下。

文憑為先 憑證上崗

 所謂「資歷架構」,按照教育局的說法,就是「一個跨界別的資歷級別制度,涵蓋學歷及不同行業所需的資歷,並訂明所應達到的標準,以及資歷之間的銜接階梯,讓市民可以自行確立進修的目標和方向,去獲取有質素保證的資歷」。

 簡單來說,這就是把本來不屬於「文憑為先」的職業,納入「憑證上崗」的文化當中。在過去,考了會考高考或是大學畢業,各有不同的學歷,就憑持此學歷,進入相關的工作類別,如會考生做文員,大學生做見習經理,各自可以憑學歷而自我了解工作的取向。不過,在過去,很多工作沒有這些規限,尤其是進入相關的業界後,如何可以步步高陞,視乎個人的際遇。

 「資歷架構」要針對的,就是這個所謂「際遇」的問題。在過去,所謂際遇問題,涉及的是資訊不全面的困難。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廚師,別人如何判斷你的實力呢?也許是因為你入職之初,就在一所高級酒店工作,後來轉職時,別人看你曾經工作的地方,就感到你具有「實力」;又或是個人偶然得到在電視烹飪節目亮相的機會,於是一舉成名……有這樣的情況,主要在於我們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有關的工種,所以需要依靠這些「外在」的標準來判斷某人值不值得。

 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歷架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因為它是一個劃一而客觀的標準,相關的工種,老闆和從事者,都可以很容易知道自己達到什麼級別,應該獲得什麼的職位,如果,這個標準真的切合有關的工作實況的話。

 如果你進入教育局的網頁,看看現在有關各個行業的不同級別的要求和能力描述,你不難發現,這些標準,都是以具體可測的東西來作判斷,例如汽車業的第五等要求,就是要從業員能夠掌握很多種不同的法律條例,又如珠寶業的第二等其中一項能力,是「初步處理顧客投訴」,內容全都是程序的掌握。換言之,這些所謂資歷的評核,實質就是讀書+考試。

 也就是說,你別以為離開了中學、大學,就可以逃過考試的天網,朋友,有一生一世的試,等著你來考﹗

 如果,「資歷架構」真的全面推行,你可以想像一下未來的香港社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個中五畢業的同學仔,投入珠寶業,當個小小的sales,不過他腦筋靈活,說話得體,所以做來成績不錯。於是,有一天,他的上司就會對他說:「阿強,你是聰明人,我想讓你升職,你就去報讀第二等的資歷課程啦,十二個學分,讀半年就可以的……」

評分評估 免得靠估

 阿強是醒目仔,卻不代表他喜歡讀書,更不代表他善於考試。他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這份「靠口」的工作,要用一個「靠筆」的方法來考核;他更不明白的是,他為了工作,本來已經一天花上十小時,為什麼現在還要每星期一三五好好進修,才可以撈得足夠的資歷,在職場上再進一步;他更加不明白的是,這些課程的學費為什麼這麼昂貴,而他又不得不付鈔。

 這還不是問題的最核心,最核心是那些學習是否真的就能夠幫助阿強「自我增值」,展望未來呢?這些很明確客觀的學習內容,究竟是針對千變萬化的工作情境,還是方便markers評分評估,免得他們靠估呢?

 談回文章的第一段,我們那幾位朋友。對於這個即將井井有條的七級蜘蛛網(按教育局的說法,每一個職業類別的架構也分七級,而練功練到第七級,就等同博士學位),社會的未來,還有沒有我那些朋友呢?當小朋友小學參加課外活動是為了壯大自己的profile,讀書是循正途上進,以至離開學校,仍然免不過一級又一級的學與考,通盤的考慮,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一刻就已經啟動,我們的下一代,還有意外的可能嗎?今天,不少朋友也厭倦了這種工作工作又工作的生活,嘗試「出軌」,走人生的「歧途」,自願地當一頭「亡羊」,因為現在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不同資歷,談求人際互動的工作機會。這一切,在更完善的學歷制度下,還會存在嗎?

 在《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社會為了工作的順暢,把一些胚胎放在熾熱的環境,那些「人」成長後就可以當鐵匠、做礦工;把一些胚胎加以分裂,成為七個,以便未來可以一起做一些需要精巧手藝的工人。這些「先天培養」,在我們今天的社會,會被唾棄的。但是後天的工作培養,把人「培養」成最佳的工作人,似乎就被默許了。

 自由的代價是很高的,過去的歷史也告訴我們;只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讓人更容易獲得個人的自由,而不是把砝碼一直加上去,讓你與我,乖乖蹲在一個名叫「工作」的鳥籠中,呆望著天空。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一生活在考試中 (2009-04-10) (圖)
脈望書房•讀 詩 (2009-04-10) (圖)
生活語絲•沖繩交通 (2009-04-10)
扶林晚風•居里夫人 (2009-04-10)
一網打盡•灣仔未發達 (2009-04-10)
琴台客聚•網上不良資訊 (2009-04-10)
翠袖乾坤•張愛玲「蚤」的疑惑 (2009-04-10)
寫我遊情•薪酬越高工時越長 (2009-04-10)
百家廊•山岸會:日本的「共產主義社會」 (2009-04-09) (圖)
杜亦有道•背 影 (2009-04-09)
思旋天地•明天會更好 (2009-04-09)
海闊天空•高級外省人的風波 (2009-04-09)
獨家風景•也談港女現象 (2009-04-09)
琴台客聚•「活菩薩」登堂入室 (2009-04-09)
翠袖乾坤•娛樂新聞 (2009-04-09)
百家廊:山岸會:日本的「共產主義社會」 (2009-04-08) (圖)
詩聞網絡 (2009-04-08)
琴台客聚:我眼中的曹又方 (2009-04-08)
翠袖乾坤:馮小剛「問候」精準計算 (2009-04-08)
路地觀察:日本晚婚化的真相 (2009-04-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