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當年,古巴革命政府領導人格瓦拉少校迎接中國大使申健。
新中國成立初期,積極建立邦交,信使往來次數較多,但當時的交通工具並不發達安全,他們需面對種種困難。
新中國一方面與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打破西方國家的封鎖。195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已達25個,那時,中國通往世界的空中通道共有三條:一是往南經仰光,一是經香港去東南亞,一是往北經莫斯科去歐洲。
由於去歐洲的信使,需經莫斯科轉機,加上中蘇關係正處於蜜月期,所以從北京到莫斯科是中國信使最常飛的路線。他們那時候乘坐的是「伊爾14」小飛機,飛機只坐40個旅客,飛行時機身比較顛簸,飛機艙裡更不是密封的,上升初期乘客會很冷,直到開啟暖氣以後才比較暖。而飛行的安全性和舒適度,更遠遠不能與現在相比,航空技術也比較落後,從北京到莫斯科,中途必須多次轉機,整個旅程長達三天兩夜,十分辛苦。
信使曾遭綁架 一路食宿緊張
五十年代後期,蘇聯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中國實行爭取「兩個中間地帶」的外交戰略,加強與非洲及西歐國家的關係。1960年9月,古巴成為首個與中國建交的拉丁美洲國家,但從北京到夏灣拿卻成了信使們最擔心的旅程。到古巴的旅途漫長,而且危險重重;在這條航線上,曾經有中國信使被綁架。
1961年4月,卡斯特羅率領的古巴軍隊剛剛擊潰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豬灣登陸入侵」,兩國關係非常緊張。兩位中國信使去古巴執行任務,中途在庫拉索島過境停留,他們在旅館住下以後,有一個信使陳景湘,被幾個古巴流亡分子試圖綁架,其間因驚動了旁人而倖免於難。
事件發生以後,中國信使每次路過此地都不會離開旅館,絕不鬆懈,一般也不到餐廳去吃飯,改為要送餐服務;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會兩個人一同進食,害怕萬一食物有毒,或是下了迷藥,所以一個人先進食,過兩個小時以後沒出異樣,另一個才放心進食。
外交信使對國家的忠誠,令他們不怕強權,堅定原則。信使到中美洲或南美洲出差,最擔心的是當地的天氣。由於當時這班飛機的終點站是美國南部城市邁亞密;如果天氣不佳,飛機就會直飛,當時中美兩國仍處於敵對狀態,很難想像中國信使降落到美國會有甚麼後果?所以信使在飛機上常常提心吊膽。
迫降紐約機場 機上毀絕密
1960年12月,中國首任駐古巴大使申健到古巴上任。那天夏灣拿上空雷電交加,飛機在烏雲中上下飛行而無法降落,機組人員決定直飛邁亞密。申大使得知後,強烈要求機組人員盡一切可能在夏灣拿機場降落;機組人員見中國外交官準備銷毀文件,意識到事態嚴重,決定再次嘗試,飛機最終在夏灣拿機場強行著陸。古巴革命政府領導人格瓦拉少校冒雨親自迎接,大使緊握著他的手說:「我們差一點就飛到邁亞密。」少校回答說:「我們絕不會讓他們把中國大使送到美國。」
1962年,蘇聯民航開闢了由莫斯科直飛夏灣拿的航線,中國信使便改乘這班航機,但是最令他們擔心的事還是發生。有一次飛機遭遇強風,不得不緊急降落紐約機場,當時的信使知道以後馬上跟機長說:「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使,帶有國家的重要的外交郵件,現在降落到紐約,你們要保證我們人身和文件安全。」
飛機在紐約機場降落,信使在飛機上處理了絕密文件,作最壞的準備,紐約機場如臨大敵,四個大探照燈照著航機。然後蘇聯駐聯合國的外交官登上機艙向信使表示,按國際法規定,蘇聯飛機等於蘇聯的領土,美國人是不能夠隨便侵犯的,希望令中國信使安心。後來機場給飛機加油之時,美國派來領航員協助,但蘇聯的航空小姐誤將「領航員」的英語讀作American Leader(美國領導人),一時之間令中國信使大為緊張;現在聽來像是個笑話,但當時兩名信使是很不輕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