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杜亦有道•三代孤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25]     我要評論

阿 杜

 這標題頗怪異,必得略作闡釋。

 余生也晚,沒受很系統的文學教育,但生於富裕之家,父親為華南最巨米商,父母各房親屬多來投靠,很多表兄姐之讀書養育均為我家所負擔,多位表兄姐為當年中山大學或嶺南大學生,他們解放前後買下大批文學書籍堆塞家中。四九年「解放後」父親被控「囤積居奇壟斷國家糧食」被捕坐牢,在下幼年時就專門翻看那些解放前後豐富藏書,搬了幾次家都捨不得棄掉,直到六○年本人落港自立謀生前,仍然覽讀群書,因此今日憶起,仍對半世紀來本土文學的各「孤荒」之說有頗深印記。

 「孤」者,是抗日前後的中國「孤島文學」時期,當時半個中國淪陷日手,淪陷區的上海幫文化人仍很活躍,拍出《漁光曲》、《花木蘭》等電影,他們稱為「孤島文化」時期,國家半邊江山失陷,上海有如孤島。另一邊的「孤島文化」則是國民黨偏安一隅據守四川重慶為臨時首都,那時有幸逃入重慶大後方的文人甚多,寫了《靜靜的嘉陵江》、《寒夜》等作品,這些真正「孤島」小說阿杜小時全部看過。

 另有一說,三七年至四一年這數年,日本未發動太平洋戰爭,對英法仍友善,所以仍未入軍侵佔上海之英法租界,不少國民黨官商文化人仍躲在租界內苟生,那時他們的作品,也叫「孤島文學」,可惜今日本人能記憶起的已極模糊。

 及至一九四九年後,國民黨據守台灣一島,台灣本土派曾力抗中國化,台獨意識漸生,便常有人自稱他們是「亞細亞孤兒」,尤其民進黨開始大盛的六、七十年代,到處都有台獨幫「亞細亞孤兒」的號叫,台獨意識作品風行一時,直到九十年代、二千年代,這些「孤兒」呼號才越叫越弱,現在連台灣本土人也紛紛「三通」回國遊覽探親,一族一族的歸宗認祖,那「亞細亞孤兒」的自憐自號才日漸微弱,我們半世紀來這「三代孤荒」才告完全褪去。

相關新聞
百家廊•「天堂」中的不諧之音 (2009-04-25) (圖)
杜亦有道•三代孤荒 (2009-04-25)
隨想國•馬會.政府.電腦 (2009-04-25)
海闊天空•長假期有損旅遊質素 (2009-04-25)
琴台客聚•兩座里程碑 (2009-04-25) (圖)
翠袖乾坤•名伶傳奇《寒江釣雪》 (2009-04-25)
詩幻留形•與《秋螢》飛行的歲月 (2009-04-25)
百家廊:「讀書無用論」蔓延值得反思 (2009-04-24) (圖)
琴台客聚:銅馬車的陽傘 (2009-04-24)
翠袖乾坤:閱讀也重手感 (2009-04-24)
寫我遊情:孕婦租屋趣事 (2009-04-24)
生活語絲:張學良欲娶宋美齡? (2009-04-24)
扶林晚風:放棄與回贈 (2009-04-24)
一網打盡:不監不察 (2009-04-24)
百家廊•剩男剩女的剩餘愛情 (2009-04-23) (圖)
杜亦有道•多此一慮 (2009-04-23)
思旋天地•無薪假 (2009-04-23)
海闊天空•非洲少年打家劫舍 (2009-04-23)
琴台客聚•莽漢逞英雄 捉賊變「做賊」 (2009-04-23)
翠袖乾坤•醜 陋 (2009-04-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