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因為要在教堂結婚,所以要參加宗教團體舉辦的婚前準備課程。不過其實無論是否存在宗教性質,此類婚前課程的成效也值得反思。這種課程為期兩天,由一群互不相識的愛侶去接受另一群有經驗夫婦的輔導。撇除宗教元素,課程內容可分為三類:一是提供統計數字;二是過來人分享;三是讓伴侶雙方了解。
第一類無可置疑只能屬資料性質,亦難起警惕作用。知道世上有多少比率的人離過婚,實在無助你減低自己離婚的可能性。第二類亦面對同樣問題,知道那些熱情分享的義工—即那些陌生人曾遇過什麼問題,實在亦難以協助我們解決自己的問題。無論是背景,還是伴侶的性格,台下聽的觀眾和台上發表的分享者都存在遙遠的距離。而且從技術方面去探討的話,這樣的分享模式是不可行的,例如當分享的夫婦進入較深入貼身的話題,容易淪為大吐苦水,甚至互相指摘,變成尷尬非常。聽者不僅難以代入,更產生侵犯私隱的不自在感—我們何德何能,要知道,甚至判斷他們的問題所在呢?
當然,我們是佩服的,也感激他們勇於窩心剖陳,與一大批陌生人分享傷痕,從而給我們前車可鑑的啟示,但大家始終是張三李四,實在不是朋友,聽下去總叫人難受。這類分享本質上是需要進入深入討論,才能帶出有建設性的警告;但一旦深入,卻無可避免地令台上台下尷尬萬分,因而存在先天上的矛盾,也是為何它在此類課程中較難發揮其積極作用。
所以最有效的功能反而是促使大家去了解另一半—成效當然見仁見智,其實成熟的愛侶都已十分了解對方,否則又怎會走到結婚這一步。所以不少參加者都認為作用有限,但亦有同學告訴我們,的確曾有人會在上完課程後,覺得和對方無法相處,決定取消結婚計劃。這些例子聽上去教人感到匪夷所思,但也有現場同學到最後的分享環節,認真地表示第一天上完課後,會與愛侶討論課程引發出來的看法。已經走到這一步了,竟然還需要重新討論!我旁邊的同學笑說:課後竟然還會談回課程內容,局促一室整天還不夠嗎?要討論的正事該是放學後去哪兒大吃一餐吧?這一班雖然全屬半年內會結婚的人,但大家的步驟竟是這麼不同—我由衷地建議:既然人人的步履有別,還是希望可以改為選修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