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洪博培夫婦與領養的中國女兒小樂意(左二)、印度女兒在一起。
空缺近四個月後,美國駐華大使人選終於浮出水面。猶他州州長、共和黨人喬恩.亨茨曼被總統奧巴馬提名為新任駐華大使。這位49歲的州長有個中文名字叫洪博培,他能說一口流利中文,還有一個從中國領養的女兒。洪博培和中國有哪些淵源?他為何要收養一個中國女兒?兩位曾經到洪博培家中做客的中國記者講述了其中的故事。
「太巧了,太巧了。真沒想到他會成為美國駐華大使。」回憶起9年前採訪洪博培的經歷,北京青年報攝影記者程鐵良很是感慨,「和洪博培認識純屬偶然。2000年,我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去美國訪問,在猶他州的鹽湖城參觀教堂時,看到了一個抱着亞洲女孩的美國男子。」
憑着多年工作養成的新聞敏感性,程鐵良意識到,這其中可能有着一段故事。「上前一聊,發現他不但會說中文,而且說得特別好。他告訴我他的中文名字叫洪博培,以前去過中國,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懷裡的嬰兒是從中國收養的女兒。作為攝影記者,我很想了解一個中國孩子在美國收養家庭裡的生活,就提出去他家採訪的要求,沒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負責教中國女兒說中文
當時程鐵良並不知道,眼前這個彬彬有禮的中年男子曾是美國最年輕的駐新加坡大使,正掌管着家族化工企業亨茨曼公司。在他看來,洪博培只是一個疼愛中國女兒的美國父親。在美方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程鐵良當天下午來到了洪博培的家。那是一棟三層別墅,面積很大,屋裡裝飾着不少中國的古玩字畫,洪博培和妻子瑪麗.凱熱情地接待了他。「那天其他5個孩子都沒在,只有小樂意在家。小姑娘也就1歲多,穿着中式的小衣服,紮着兩個朝天的小辮子,見到有客人來了很興奮,非常活潑可愛。」
程鐵良說,洪博培夫婦很疼愛這個中國女兒,他們沒有把樂意交給保姆,而是選擇自己照顧。「我在他們家做客的時候,看到瑪麗給樂意換衣服、餵食物,手法非常專業,絕對是個稱職的媽媽。「小樂意喜歡音樂,愛在鋼琴上玩耍,瑪麗每天晚上都給她放莫札特的音樂。為了讓樂意保留中國文化傳統,瑪麗訂做了很多中式童裝,洪博培則負責教樂意說中文。「洪博培告訴我,小樂意在他們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比公司的工作還重要。他們想通過樂意,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一) ■北京青年報
|